“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脱贫地区产业振兴”“推进乡村建设行动”……5日提请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和提请审查的计划报告、预算报告均对做好“乡村振兴”进行相关安排。记者就此采访参加全国两会的代表委员。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底线任务。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坚决防止出现规模性返贫。预算报告提出,加强乡村振兴投入保障,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计划报告提出,在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实施一批补短板促振兴重点项目,着力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推动脱贫地区产业振兴。
“可以看出,政策的发力点是围绕推动脱贫地区更多依靠发展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衔接推进乡村振兴,把增加脱贫群众收入作为根本措施,把促进脱贫县加快发展作为主攻方向,用发展的办法让脱贫成果更加稳固、更可持续。”中国农业大学校长孙其信代表说。
通过保持过渡期内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我国巩固脱贫成果取得了积极的成效,脱贫地区和脱贫人口收入较快增长。数据显示,2022年,脱贫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增速均高于全国农民平均水平;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达到14342元,同比增长14.3%。
预算报告提出,进一步增加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规模,安排1750亿元、增加100亿元,重点向乡村振兴底子差的地区倾斜。其中,用于产业发展的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占比力争提高到60%以上。
“增加100亿元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更加体现出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凤凰山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韩凤香代表说,衔接资金使用需更加突出重点,在牢牢守住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等底线的同时,以做好“土特产”文章的思维推动乡村产业发展,用改革的办法夯实群众稳定增收基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更体现地域特色。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计划报告提出,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农业产业大有可为,只有乡村产业兴旺起来,才能带动技术、人才等流向农村,吸引更多优秀大学生投身农业,让农村和农业有活力、有奔头。”牧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秦英林代表说,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要依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大力发展乡村产业,挖掘乡村多元价值,因地制宜选准产业发展突破口,发挥三次产业融合的乘数效应,着力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提升产业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带动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创业。
“我们要充分发挥企业带动作用,紧紧依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蒙牛集团研发创新部研发总监史玉东代表说,近年来通过聚焦发展农业全产业链,探索党建引领乡村产业发展,正把乡村资源优势、生态优势、文化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乡村建设行动。计划报告提出,“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因地制宜推进农村改厕”“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等举措。预算报告提出,“支持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推进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支持扩大水利投资和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等。
“三个报告硬件、软件两手抓,对乡村建设作出具体部署。各地要瞄准‘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的目标,提高乡村基础设施完备度、公共服务便利度、人居环境舒适度,让农民就地过上现代文明生活。”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所长姜明委员说,乡村建设要在尊重农民意愿、引导农民全程参与的基础上,适应城乡格局、乡村形态变化,把原生态乡土特点彰显出来,把现代化生活元素融入进去,留住乡风乡韵乡愁。
来源:新华社(记者:侯雪静、段续、谢希瑶)
编辑:张恬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