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的大白菜不包心?主要是这四个方面造成的
惠农网·农技学堂
9810人阅读
近期有农户反映,他种植的白菜株茎基部有水渍状斑,其实这是白菜菌核病的典型危害症状。白菜菌核病是白菜常见的病害之一,患病后,会造成烂根,导致发育不良或者烂茎,严重的,甚至会导致植株枯死。那么白菜株茎基部有水渍状斑是怎么回事?怎么防治?
一、症状
苗期受害,幼苗心叶初现明脉及沿脉失绿,继而呈花叶及皱缩。茎基部出现不规则形水渍状的病斑,逐渐软腐并生白霉,造成猝倒。
成株受害,多从近地面叶帮基部发病,后扩展至整个叶片直至整个叶球,被害叶片上产生水渍状浅褐色病斑,在潮湿条件下,引起叶球、茎基部腐烂,但无恶臭,病部表面及根部长有白色棉絮状菌丝体和黑色的菌核。叶柄上可产生褐色小斑点,斑点周围变鲜黄色。遇干燥环境时,病部干枯呈穿孔状,也长有白色菌丝体和黑色菌核。随着病害的发展,叶片枯死,直至全株死亡。发病迅速的,植株很快萎蔫死亡,终病株茎部表皮腐烂,呈剥离状。
采种株多茎秆发病,柄部初时浅褐色、凹陷,后转为白色,皮层朽腐,纤维散离成乱麻状,茎腔中空,内生黑色鼠粪状菌核。发病迅速的植株,很快全株萎蔫死亡。受害植株往往尚未开花就干枯死亡,以致颗粒无收。储藏期带病的留种株发病尤为严重,是一种毁灭性病害。
二、防治措施
1、种子处理
混杂种子里的菌核可用10%食盐水或20%硫酸铵水淘选掉,水洗晾干播种。
2、农业防治
实行轮作,病害连年较重的地块,应与非十字花科蔬菜实行轮作,以减少土壤中病原基数,选前茬没种过白菜类的地块育苗。
病地收获后,应将田间作物残枝落叶(尤其是常年菜田)清理干净,可深翻土壤20厘米以上,或夏季高温期间,短时间灌水淹地,并覆盖地膜。
采取高垄或高畦栽培,传统的平略栽培大白菜,不利于通风透光,为菌核病提供适宜的发生条件,因此,应改平畦栽培为起小高垄或高畦栽培。
合理密植,科学浇水,不能大水漫灌。注意田间不能积水,大雨后要及时排水。
及时铲除田间、地头、地边和垄沟上的杂草,及时摘去病叶或拔除病株,带出田外深埋或烧毁。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降低湿度。
3、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可湿粉500倍液,或用20%甲基立枯磷乳油1200倍液喷洒,或40%菌核净可湿粉1000―1500倍液,或50%乙烯菌核利可湿粉1000―1500倍液,交替喷施3―4次,隔7―10天1次。必要时喷施淋施相结合。
以上就是白菜株茎基部有水渍状斑的防治介绍,在春秋季雨水多的年份,或低洼潮湿,或大水温灌,湿度过大,氮肥过多,栽植过密,田间通风差,或倒伏的采种田及连作地等,均易发病,种植户要引起重视。
关于白菜株茎基部有水渍状斑的精彩图文、热门评论,您可能对惠农网以下推荐的内容感兴趣,欢迎阅读。
推荐阅读:白菜结球不实的原因及防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