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花生产量?花生高产管理措施
惠农网·农技学堂
4036人阅读
今年我市花生种植土壤墒情适宜、播种集中、苗齐、苗全、苗壮,种植基础良好。花生开花下针期雨水充足,温度墒情适宜,有利结果膨大,当前花生长势和开花结荚好于往年。目前田间处在花生荚果膨大期,为做好花生全年的田间管理工作,要着力抓好花生中后期田间排水、灵活化控、绿色防控、施好关键肥、适当晚收等花生绿色高产高效田间管理关键技术措施,显著提高花生中后期管理水平和生产效率,夺取今年花生丰产丰收。
1、做好排水工作,避免发生涝害
花生前期降水较往年分布均匀,但我市七、八月份降雨集中,发生暴雨可能性较大,易造成花生涝害,一定要做好排水防涝工作。充分利用配套“三沟”,及时清理沟渠,做到沟沟相通,排水通畅,避免发生涝害。丘陵山区要挖好堰下沟,田间挖好拦腰沟进行排水。低洼地块要挖好排水主沟和支沟,保证田间积水顺利排出。
2、抓好灵活化控,防止植株徒长
今年雨水较多,花生植株易徒长,部分平原地块和山下洼地已呈现旺长,近期降水对促进植株生长非常有利,株高超过35厘米的地块,可用5%烯效唑可湿性粉剂每亩40~50克(有效成分2.0~2.5克)或壮饱安每亩20~25克,加水35~40公斤,进行叶面喷施,为避免出现控旺早衰和病害加重情况,喷施控旺剂可同时加入每亩98%磷酸二氢钾50~75克和50%多
菌灵可湿性粉剂50~75克。如第一次控制后15天左右株高达到45厘米可再喷1次,收获期株高控制在50厘米以内。喷施延缓剂要均匀喷雾,避免重喷、漏喷和喷后遇雨。用量过大影响荚果发育,使果型变小、果壳变厚,叶片早衰、枯死,叶部病害亦有加重趋势。高产田可结合防控病虫害进行2~3次化控,应注意适当减少每次化控药剂的用量。
3、开展绿色防控,控制病虫危害
一是加强新发杂食性害虫草地贪叶蛾的监测预警,一旦发现,尽早预防。可选用35%氯虫苯甲酰胺水分散粒剂6克/亩+2.5%溴氰菊酯乳油40毫升/亩,隔10~15天喷1次,共喷2次。二是及时防控棉铃虫、甜菜夜蛾。亩用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0毫升或5%甲维盐微乳剂15~20克或5%氟铃脲乳油40~50毫升,对水30~40kg喷雾,有效防控棉铃虫、甜菜夜蛾。三是及时防控花生叶斑病、疮痂病等病害。当病叶率达到10%时,每亩用17%吡唑醚菌酯·氟环唑悬浮剂45毫升,或3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乳油20毫升,或60%吡唑醚菌酯·代森联水分散粒剂60克,或20%苯醚甲环唑·氟唑菌酰羟胺悬浮剂40毫升,隔10~15天喷1次,共喷2次。四是花生白绢病、茎腐病发生严重的地块。于花生结荚初期,采用25%氟酰胺可湿性粉剂112.5克/亩或430克/升戊唑醇悬浮剂30毫升/亩,每亩用药液150千克,喷淋浇灌花生根部。上述药剂要交替施用,喷足喷透多雨高温天气注意抢晴喷药,如喷药后遇雨,要及时补喷。大力提倡使用杀虫灯、性诱剂诱杀棉铃虫、甜菜夜蛾、地老hu等害虫。
4、及时补充养分,防衰促饱提质
花生中后期是营养需求较多和荚果充实的关键时期,要针对不同苗情酌情施肥,防止脱肥和后期早衰,促进荚果饱满。一是破膜追肥。覆膜质量好、膜下土壤严重干旱且肥力不足的地块,降雨前于垄中间破膜亩追施复合肥10公斤,酸性土壤加施石灰15~20公斤。二是叶面喷肥。进入结荚后期,每亩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120~150克+尿素350~400克+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70~80克等杀菌剂的混合液45~50公斤,每隔10~15天喷一次,连喷2次。三是补充微肥。缺铁地块可用0.2%~0.5%硫酸亚铁溶液于新叶发黄时叶面喷施,连喷2次。缺硼地块用0.1%~0.25%硼酸或硼砂水溶液花针期喷施。缺锌地块可用1%~2%硫酸锌溶液于花针期喷施。
5、把握收获时机,推行适期晚收
在搞好防早衰保叶的基础上,要根据品种、环境条件、植株长相和荚果饱满度科学推行适期晚收。春播花生在主茎中下部大部分叶片变黄脱落、上部还剩4~5片绿叶时,或地下部70%~80%荚果果壳硬化,网纹清晰,果壳内壁呈青褐色斑块时择机收获。一般花生高产田可推迟至9月中旬收获。麦茬夏直播花生收获期可推迟至10月上旬。在收获时及时捡拾田间残膜,消除白色污染。(信息来源:邹城市农业农村局)
关于花生中后期技术管理要点的精彩图文、热门评论,您可能对惠农网以下推荐的内容感兴趣,欢迎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