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参养殖在高温季节里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惠农网·农技学堂
2805人阅读
夏季高温期刺参增养殖技术要点
一、苗种选择与投放
1.种质。尽量选择投放抗逆性强、体质健壮的苗种进行增养殖,建议选用耐高温、耐盐度刺参新品种(系),从种质上提高刺参的抗逆能力。
2.规格。池塘养殖放苗规格以60-400头/千克为宜,根据养殖条件和苗种规格,放苗密度3000-7000头/亩。海洋牧场的底播增殖放苗规格以40-400头/千克为宜,根据海区条件、布礁情况和苗种规格,放苗密度500-1500头/亩。
二、设施升级改造
1.池塘改造。池塘有效蓄水水深应大于1.8米,底部可设置底沟,有利于刺参休眠和底层水交换,数量设置3-6行,沟距为10米左右,沟宽2-3米,沟深10-30厘米。设置进、排水闸和表层排水闸,保障进、排水通畅,可顺利排出表层高温水和汛期淡水。
2.配套设施。面积小于100亩的池塘可架设遮阳网,铺设比例不低于池塘面积的2/3。遮阳网距离水面高度不低于1.6米为宜,保障空气流通。有条件的池塘可配备降温系统,利用地下井水的降温环管或低温充氧泵等降温设施,进行养殖水降温。增氧设施提倡使用纳米管、纳米盘等。
三、池塘度夏管理
通过严格进排水、水位、水色、透明度、底质等管理手段和生物调控技术,营造有利于刺参生长的最适环境,提升刺参池塘养殖应对夏季极端天气的能力。
1.水位及进排水。高温期控制有效水位大于1.8米为宜。具备换水条件的池塘要尽量换水,一般每次进排水20-30厘米,缓进缓排,尽量选择大潮中段以后进水,时间以夜间23:00至次日清晨7:00为宜,避免上午8:00以后进排水。进水时测温、测盐,确保进水水温低于池塘水,进水盐度与池塘水一致。
2.透明度。随水温的升高,应逐渐调控池水透明度,并配合施用芽孢杆菌等微生物制剂,到7月初将池水透明度控制在30-40厘米。高温期可适度培养单胞藻,透明度控制在30厘米左右为宜。水色以黄绿色、黄褐色为宜。
3.理化因子。日常及时巡塘,检测水质理化因子,谨防高温+汛期叠加因子影响。水温超31.5℃要高度重视,达到32.5℃应立即采取降温措施。汛期应及时监测盐度变化,强降雨时应及时排淡,确保突降盐度至18的时间不超过3天。高温期夜间22:00至清晨6:00及强降雨排淡后应进行应急增氧。pH值安全范围为6.8-9.2。
4.网箱保苗。设置网箱保苗的池塘,在保苗网箱上加覆遮阳网,高温期注意检查网箱中的顶层附着基高度,以保持在水面30厘米以下为宜。池塘网箱保苗规格为4000-10000头/千克,以4000-8000头/千克为宜。
四、增殖海区监测
海洋牧场底播增殖相对池塘养殖模式受高温影响较轻,但亦应增强防范意识,尤其是在离岸较近、礁体较密集、海流不畅的增殖海区,夏季高温、多雨、少风天气,在海底易形成严重缺氧层,对底播刺参生存造成极大威胁。极端天气发生时,应及时监测各水层的溶氧、温度、盐度、pH值变化,如发现缺氧层等异常情况可用船形式搅动水体,必要时果断组织抢收。
五、创新模式应用
1.大规格参苗“短平快”养殖模式。倡导分段式养殖,推广大规格参苗“短平快”养殖模式,即10月底投放20-30头/千克的参苗,翌年5月收获,最大限度规避刺参度夏生产风险。
2.刺参-对虾接力式循环养殖模式。大规格参苗“短平快”养殖结束后,接力养殖对虾。经清池晒塘,5月下旬至6月上旬投放虾苗,10月上旬收获,期间可套养2-3茬海蜇,无需清池即可开展下一轮刺参养殖,以此形成以刺参为主的多品种循环养殖模式,提高池塘养殖效益。
3.工厂化暂养度夏模式。有条件的企业可采取工厂化度夏模式,高温期来临前将池塘刺参陆续采收,集中在工厂化车间暂养度夏,放养密度10-15千克/平方米,高温期过后再移回池塘,实现安全度夏。
来源:山东省农业农村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