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姜叶枯病的症状及防治方法
惠农网·农技学堂
17320人阅读
生姜是我们生活中重要的经济作物,我国种植生姜的农户较多,种植效益可观。有不少种植户都采用大棚生姜种植的方法,利用大棚进行生姜栽培,可以提早播种,延迟收获,极大地提高了生姜的产量。下面小编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大棚生姜种植技术和管理,我们一起来看看。
一、种姜的选择
选择姜块肥大、饱满、形状扁平、节间短、皮色光亮、不干缩、未受冻、无损伤、无病虫害的肉质新鲜的健康姜块作种姜。姜种每块在50克以上,大小要均匀。
二、晒种催芽
播种前一个月把选好的种姜取出,冲洗后于晴天晒种,晒种1~2天后室内堆放2~3天,后再取出晾晒,如此重复几次,当姜肉变干、发白,稍有皱纹时停止。在最后一次晒种前用20%草本灰水溶液浸种20分钟或0.5%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30分钟进行消毒,捞出晾晒。晾晒姜种利于减少水分和提高姜体温度,为培育壮芽打下基础。
催芽有利于姜种早出芽、早齐芽,是大棚生姜获得高产、优质的重要技术环节之一。晒种后,趁姜体温度较高,将种姜一层一层平放于篓筐中,在篓筐周围用棉被等保温物进行覆盖保温,保持室内温度20~25℃,经12~15天即可萌幼。当催芽20~25天后幼芽长至0.5~1.5厘米时即可降温凉芽待播。
三、大棚选址
选择地势稍高、土质肥沃、土层深厚、无姜瘟病、地下害虫少易排灌的地块。定植前1个月搭大棚。扣好大棚膜进行土壤翻耕,要求耕翻深度在17~20厘米,以利于提高地温和降低土壤含水量,同时做好棚间排水沟。
四、合理密植
种姜催芽后即可定植,将姜种播于沟底6~8厘米,姜芽向着南方统一平放于沟底一侧,芽头稍向下倾斜,以利于种姜下端发新根。播后覆细*5~8厘米,种植密度应根据种姜的品种特性而定。若种姜植株较矮、节间短小,种植密度宜加大,在6000株以上;若种姜植株高大的则种植密度在5000株左右。
五、水肥管理
生姜出苗后,土壤要适当干燥一些,以利于提高地温,促进出苗及生长,在生长中期至收获前要保持土壤相对湿度在80%左右,这样有利于生姜的分枝发生及姜块的膨大。晴天时要视土壤干湿情况及时提早浇水,但要防止过分潮湿和渍水,以免引起植株旺长和病虫害的发生。
生姜一生需肥量很大,除施足基肥外,应及时追肥。在生姜齐苗后,要结合浇水,施第一次肥,可以每亩浇腐熟粪水1000千克或施复合肥10千克,在植株分枝期进行第二次施肥,每亩施用复合肥10~20千克,施后要适当培土壅根,在收获前1个月进行第三次施肥,每亩施用复合肥10千克,施后要覆*壅根,覆*后浇一次透水,以促进生姜对肥料的吸收利用。
六、温度控制
生姜出苗前,密闭大棚及不揭地膜,以便保温。夜间大棚可以加盖草帘。当生姜出苗后,应揭去地膜,除去稻草等物品。白天温度保持在22~28℃,勿高于30℃;夜间温度控制在18~20℃,勿低于13℃,当大棚内温度高于35℃,应及时通风降温,以防烧苗。生姜喜阴不耐高温和强光照射,在气温高阳光强烈时,可撤去棚膜换上遮阳网,也可以用棚膜作遮荫物,但要打开顶部与基部棚膜进行通风,尤其是中午,以防高温强光灼伤幼苗叶片。
以上就是大棚生姜种植技术和管理,大棚栽培的大姜,可以在10月上旬再次扣膜或放下四周裙膜,再次让大姜进入棚室内生长,进行延迟生长。
关于大棚生姜种植技术和管理的精彩图文、热门评论,您可能对惠农网以下推荐的内容感兴趣,欢迎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