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恶苗病发病规律及防治方法
惠农网·农技学堂
6835人阅读
二化螟又称钻心虫,水稻从分蘖期到乳熟期均可受害,对水稻生产构成威胁,影响产量和品质,下面就来说说二化螟危害水稻的特征和最佳防治时期及方法。
一、危害症状
分蘖期受一代幼虫危害,造成枯心苗和枯梢;孕穗、抽穗期受害造成枯穗和白穗;灌浆、乳熟期受害造成半枯穗和虫伤株,秕粒多,易倒折。
二、发生特点
1、该害虫是我国水稻上为害最重的常发性害虫之一, 且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稻区发生较重。它属于寡食性害虫,幼虫除为害水稻之外还可为害茭白、玉米、高粱、甘蔗、油菜、蚕豆、麦类及芦革稗、李氏禾等杂草。
2、全年发生1~5代,发生代数由北往南递增,其中东北地区1~2代、黄淮流域2代、长江流域和两广地区3-4代、海南岛5代。
3、全年发生四代的地区,其中一代主要为害早稻,二代主要为害迟熟早稻和中、晚稻,三代为害一季晚稻及双季晚稻,四代为害迟熟晚稻。
4、以4龄以上幼虫在稻桩、稻草中或其他寄主植物的茎秆内、杂草丛及土缝等越冬。气温高于11C时开始化蛹,15—16摄氏度时成虫羽化。
5、初孵幼虫先侵入叶鞘集中为害,造成枯鞘。长至2~3龄后,蛀入茎秆,造成枯心、枯孕穗、白穗和虫伤株。
6、初孵幼虫,在苗期水稻上一般分散或几条幼虫集中为害;在株型大的水稻上,一般先集中为害,至3龄幼虫后才转株取食;偶尔有不转株现象,即数十条幼虫集中在同一稻秆内取食。气温20~ 30C、相对湿度在70%以上,有利于幼虫发育。
7、目前,很多地区水稻生长季节都适合该害虫生长;单、双季稻混栽区的“桥梁田”多,发生较重。
三、防治方法
1、栽培措施防治
虫害严重田块秋收后的稻茬要集中销毁,清除田间有虫稻草,铲除田边杂草,减少中间寄主,消灭越冬幼虫,减少虫源。搞好秋整地,深翻25厘米,造成土壤环境优良。加强稻田的水肥管理,增施农家肥,重施硅肥,每亩施硅钙肥20~25公斤;移栽前大水泡田3~4天,在一代蛹高峰期(6月下旬)深水灌溉一周,减少二代虫源。
2、物理防治
利用成虫趋光性,在二化螟蛾进入盛发阶段,采用黑光灯诱杀效果更好。
3、人工拔除虫伤株
二化螟幼虫有先集中后分散转移的习性,在螟卵盛孵到幼虫转株前,将虫伤株拔除,带出田外沤肥,可消灭大量幼虫,防止转株危害。
4、药剂防治
根据预测预报在一代幼虫孵化高峰期(6月下旬)后1周左右,发现枯梢率达3%以上时施药,每亩用20%三唑磷乳油100~150毫升,按说明兑水喷雾;在8月初见枯梢白穗时,每亩用18%杀虫双水剂200克或90%杀虫单50克对水50公斤喷雾或兑水100公斤泼浇。施药后保持3~5厘米浅水层5~7天以上。
以上就是关于二化螟危害水稻的特征和最佳防治时期及方法的介绍了,二化螟属鳞翅目螟蛾科,是水稻为害最重的常发性害虫之一,种植户们要注意防治。
关于二化螟危害水稻的特征和最佳防治时期及方法的精彩图文、热门评论,您可能对惠农网以下推荐的内容感兴趣,欢迎阅读。若您有购买杀虫剂和了解杀虫剂价格行情的需求,欢迎点此查看>>>>>>全国优质杀虫剂商品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