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种植关键点:冬季小麦除草如何管理?
惠农网·农技学堂
2584人阅读
白粉病是小麦生产过程中常发且危害最为严重的病害之一,其具有发病快、传播强、危害性大等特点。若不及时做好防治,会严重影响到小麦的正常生长发育。那么小麦白粉病的防治技巧有哪些?下面一起来了解下吧。
小麦白粉病的主要症状
小麦从幼苗到成株,均可被小麦白粉病菌侵染,病害主要为害叶片,严重时也为害叶鞘、茎秆和穗。病部表面覆有一层白粉状霉层。病部最初出现分散的白色丝状霉斑,逐渐扩大呈长椭圆形的较大霉斑,严重时可覆盖整个叶片,霉层增厚可达2mm左右,并逐渐呈粉状。
后期霉层逐渐由白色变灰色乃至褐色,并散生黑色颗粒。在初期被害叶片霉层下的组织无显著的变化,随着病情的发展,叶片褪绿,变黄乃至卷曲枯死,重病株常矮而弱,不抽穗或抽出的穗短小。
小麦白粉病的防治技巧
一、农业防治
1、选择抗病品种
选用抗病性较高的品种,比如豫农806、许麦9号、扬麦33、邯农1412等。再就是可以使用药剂拌种或者种子包衣,每一百公斤的小麦种子可以选苯醚甲环唑6-9克。
2、加强田间管理
一来根据品种准确掌握亩播量,避免播种过密;二来控制田间湿度,要做到旱能浇水,涝能排积,雨过后田内不积水的效果;三来科学施肥,以有机肥为基肥,避免过量使用氮肥,增施磷钾肥,增强植株的抗病能力,最好做到测土配方施肥,有目的性的施肥;四来播种前或收获后,及时清理田间染病植株病残体和自生麦苗,以减少病菌源。
二、化学防治
选择在白粉病发病初期,单独组织防治,压低病情发生基数,减缓病害发展。时间可在3月底4月初选用环丙唑醇、腈菌唑、丙环唑、氟环唑、戊唑醇、咪鲜胺、醚菌酯、烯肟菌胺、三唑酮、烯唑醇等进行防治,严重发生地块,应隔7天再喷1次。同时在4月下旬5月上旬在主防小麦赤霉病时加入防白粉病的药种,进一步控制白粉病的扩展。
总的来说,小麦白粉病在15-20℃、空气湿度大于70%的条件下可迅速繁殖扩散,因此一定要做好早期防治,避免后期防治困难,导致小麦产量受损严重。
关于小麦白粉病的精彩图文、热门评论,您可能对惠农网以下推荐的内容感兴趣,欢迎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