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年02月11日 16:00:00

葡萄2月份管理方法

发布时间:2025年02月11日 16:00:00 来源:惠农网用户投稿 作者:编辑小兔 阅读量:904
导读:2月份正是葡萄管理的关键时期。此时的管理措施对葡萄的生长至关重要,稍有不慎可能会影响整年的产量和品质。那么,2月份葡萄园的主要管理工作有哪些?

2月份正是葡萄管理的关键时期。此时的管理措施对葡萄的生长至关重要,稍有不慎可能会影响整年的产量和品质。那么,2月份葡萄园的主要管理工作有哪些?

葡萄2月份管理方法-图片版权归惠农网所有

一、抹芽与定梢

1、抹芽

葡萄出芽后,需进行抹芽操作。通常一条结果母枝上有多个芽萌发时,每隔15~20厘米留一芽,每结果母枝留2~5条新梢,其余的从基部抹除。抹芽时,一般抹除双芽中的无花穗芽及弱芽,1个芽眼只留1条梢。为确保产量,也可在新梢长至4~5片叶时,视其第一卷丝是否带花穗而决定其去留。

2、定梢

新梢长至15~20厘米左右时即能看见花序,此时进行定梢,抹去徒长梢、弱梢及多余的预备枝。留梢密度,棚架葡萄每平方米保留8~12个新梢,新梢间距在20厘米左右。定梢法则遵循“总量控制,五留五不留”原则:

①留中不留早晚(指不留过早或过晚萌发的芽)。

②留晚不留弱(指留下胖芽和粗壮新梢)。

③留花不留空(指留下有花序的新梢)。

④留下不留上(指留下靠近母枝基部新梢)。

⑤留外不留内(指留下有生长空间的新梢)。

二、绑蔓

要根据蔓的生长适时绑蔓,一般新梢长至40厘米左右时进行引绑,确保新梢生长有序,避免相互缠绕和遮挡。

葡萄2月份管理方法-图片版权归惠农网所有

三、摘心

对生长势强的结果梢,在花前7~10天对花序上部进行扭梢,同时花序上部留5~6片大叶摘心,可显著提高坐果率(如巨峰等品种)。但需注意,花期浇水、坐果后摘心会显著降低坐果率(如红提等品种)。

四、肥水管理

1、露天栽培葡萄肥水管理

壮芽水:根据园地土壤的水分情况而定。干旱地块的葡萄园应灌催芽水,而土壤水分状况较好的园地可不灌或少灌水。

萌芽肥:主要是为了补充冬季施肥量不足以及一些中微量元素,促进枝条快速生长。建议使用高氮型复合肥+钙镁锌等微量元素肥+生根肥或腐殖酸类促进吸收的肥料

注意事项:

施萌芽肥要根据园地土壤肥力和品种而定。土壤肥力较好的园地可不施或适量施用;长势旺的品种或落花落果严重的品种可不施用 。

催芽水和催芽肥的使用时间一般在葡萄萌芽前10天~20天。

2、促早栽培新梢生长期到花期的肥水管理

施肥:约在萌芽后20天,以速效性的氮磷肥为主,可适量配钾肥。此时新梢生长迅速,花序迅速长大,植株对养分需求量很大。但对易落花落果的品种,花前10天不宜追施氮肥,以免加重落花落果,应在开花后追施氮肥。

浇水:一般在开花前一周进行浇水,为葡萄开花、坐果创造良好的水分条件,缓解开花与新梢生长对水分需求的矛盾。南方多雨地区要注意田间排水,防治沤根,降低田间湿度;南方干旱地区要保证此时的水分供应,促进叶片和花序的形成。长势不良的果园要注意发芽后不宜大水漫灌,以免造成土壤温度过低,根系吸收能力下降。

注意事项:对于易落花落果的品种如巨峰、户太八号等,发芽时可适当浇水,开花前后注意控制肥水,防止徒长造成严重的落花落果。

葡萄2月份管理方法-图片版权归惠农网所有

五、病虫害防治

开花前后,需重点关注灰霉病、穗轴褐枯病、霜霉病、绿盲蝽等病虫害的发生。

1、灰霉病

症状:主要危害花冠、花序和果实,造成落花落果和果实腐烂。花序发病后软腐并萎蔫,甚至整个花序坏死;果粒发病时出现褐色褪色斑点,病斑果皮易裂开,果皮易与果肉分离脱落。叶片发病从尖端出现淡黄褐色“V”字病斑,随后病斑向内扩大,颜色由黄褐色变黑褐色。嫩茎受灰霉病侵害时出现水浸状小斑,后期发展为椭圆形病斑,病斑上有灰褐色霉状物。

防治措施:开花前预防可选药剂(腐霉利、异菌脲、代森锌等),喷1~2次;病初防治可选药剂(嘧霉胺、苯醚甲环唑·丙环唑、嘧霉菌胺、噻菌灵等),隔10~15天,连喷2~3次。

霜霉病:可参考相关防治措施。

2、穗轴褐枯病

症状:初期在幼穗分枝穗轴上产生褐色水浸状斑点,迅速扩展后致穗轴变褐枯死;果粒失水萎蔫脱落,有时病部产生黑色霉状物;幼小果粒染病产生圆形深褐色小斑,随果粒不断膨大,病斑表面呈疮痂状;果粒长到中等大小时,病痂脱落,果穗萎缩干枯。

防治措施:注意巡查果园,发现刚开始发生时,使用1000倍嘧霉胺(施佳乐)喷花穗能控制住。

3、绿盲蝽

症状:以成虫和若虫刺吸葡萄的幼芽、嫩叶、花蕾和幼果表皮细胞的枝叶,造成取食的部位出现针眼般的孔洞。嫩芽被刺吸后,形成红褐色针头大小的坏死点,不能正常发芽展叶;嫩叶受害后,先出现枯死的小点,随着叶片的生长,形成无数孔洞,严重的叶片残破、畸形皱缩;花蕾受害后产生小黑斑,发育停止,开始枯萎脱落;幼果粒初期表面呈现不明显的黑色小斑点,后随着果粒的膨大,黑色斑点变成褐色和黑褐色,形成不规则的疮痂,抑制果实膨大。

防治措施:防治关键期在萌芽透绿期、绿叶展露期、花絮分离期和小幼果期。建议防治药剂组合高效氯氰菊酯+吡虫啉,高效氯氰菊酯+啶虫脒,氟啶虫胺腈,联苯菊酯+噻虫嗪。暖和的晴天下午用药,雨后用药,喷药重点喷施枝叶前部龙头部位绿盲蝽隐藏区域。

总之,2月份是葡萄管理的关键时期,做好抹芽、定梢、绑蔓、摘心、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工作,能够为葡萄的健康生长和丰产丰收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于葡萄2月份管理要点的精彩图文、热门评论,您可能对惠农网以下推荐的内容感兴趣,欢迎阅读。

相关专家问答
查看更多
葡萄黑斑病用什么药最好
天津采购商(2635)
天津采购商(2635)
葡萄黑痘病 又称疮痂病,俗称蛤蟆眼、 果实:绿果被害,初为圆形深褐色小斑点,后扩大,直径可达2-5毫米,中央凹陷,呈灰白色,外部仍为深褐色,而周缘紫褐色似“鸟眼”状。多个病斑可连接成大斑,后期病斑硬化或龟裂。病果小而酸,失去食用价值。染病较晚的果粒,仍能长大,病斑凹陷不明显,但果味较酸。病斑限于果皮,不深入果肉。空气潮湿时,病斑上出现乳白色的粘质物,此为病菌的分生孢子团。 新梢、蔓、叶柄或卷须:发病时,初现圆形或不规则小斑点,以后呈灰黑色,边缘深褐色或紫色,中部凹陷开裂。新梢未木质化以前最易感染,发病严重时,病梢生长停滞,萎缩,甚至枯死。叶柄染病症状与新 防治方法 防治葡萄黑痘病应采取以减少菌源,选择抗病品种,加强田间管理及配合药剂防治的综合措施。 彻底清园 由于葡萄黑痘病的初侵染主要来自病残体上越冬的菌丝体,因此,做好冬季的清园工作,减少次年初侵染的菌源数量和减缓病情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冬季进行修剪时,剪除病枝梢及残存的病果,刮除病、老树皮,彻底清除果园内的枯枝、落叶、烂果等。然后集中烧毁。再用铲除剂喷布树体及树干四周的土面。常用的铲除剂有:①3-5度波美的石硫合剂;②80%五氯酚原粉稀释200-300倍水,加3度波美石硫合剂混合液;③10%硫酸亚铁加1%粗硫酸。喷药时期以葡萄芽鳞膨大,但尚未出现绿色组织时为好。过晚喷洒会发生药害,过早效果较 加强田间管理 除搞好田间卫生,尽量减少菌源外,应抓紧田间管理的各项措施,尤其是合理的肥水管理。葡萄园定植前及每年采收后,都要开沟施足优质的有机肥料,保持强壮的树势;追肥应使用含氮、磷、钾及微量元素的全肥,避免单独、过量施用氮肥,平地或水田改种的葡萄园,要搞好雨后排水,防止果园积水。行间除草、摘梢绑蔓等田间管理工作都要做得勤快及时,使园内有良好的通风透光状况,降低田间温度。这些措施都利于培强植株的抗性,而不利于病菌的侵染、生长和繁殖。 果实套袋 套袋可避免葡萄果穗与农药的直接接触,生产绿色果品。在整穗及疏粒结束后立即开始套袋,雨季来临前结束。在雨后高温天气或阴雨连绵后突然放晴的天气不宜套袋,套袋时间以晴天为好,要避开露水、药剂未干及中午强光时段。[4] 该病是葡萄生产中的早期病害,喷药目标是防止幼嫩的叶、果、蔓梢发病。在搞好清园越冬防治的基础上,生长季节的关键用药时期
全部1条信息 更新于2023-10-28
相关专家推荐
查看更多
杨成发
杨成发·高级农艺师 | 详情
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
沂源县果树技术服务中心
1609咨询量
1805回复量
擅长:擅长苹果,桃,大樱桃,葡萄种植及病虫害防治
限时免费提问
黄文祥
黄文祥·高级农艺师 | 详情
河南省商丘市宁陵县
河南省宁陵县农业农村局
7826咨询量
8709回复量
擅长:擅长黄瓜,西葫芦,冬瓜,番茄,茄子,辣椒,四季豆,白菜,胡萝卜,芹菜,菠菜,生菜,莴苣,花椰菜,包菜,苹果,梨,桃树,葡萄等。
限时免费提问
苗永建
苗永建·高级农艺师 | 详情
吉林省长春市公主岭市
吉林省公主岭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4220咨询量
4998回复量
擅长:擅长茄子、土豆、西红柿、辣椒、鲜玉米、黄瓜、大豆、其他粮油作物、水稻等蔬菜/粮油作物种植技术。
限时免费提问
版权提示:惠农网平台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若发现平台文章存在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处理。
免责声明: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惠农网平台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