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财树怎么养?多久浇一次水?
惠农网·农技学堂
7679人阅读
如果说踏实肯干、用心钻研、心系农民这些词是对工作状态下温辉芹的诠释,那么山西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太原市科技拔尖人才,小麦遗传与分子育种山西省科技创新培育团队核心人才就是对温辉芹工作最大的肯定。近日,小编来到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以下简称农科院)见到了热情、朴实的温辉芹。
遵循父意 结缘农业
1984年,温辉芹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山西农业大学(以下简称农大)农学系农学专业,谈起为什么一个女孩会选择农业这专业,她说:“当时自己也小,也没有明确的目标,而父亲是搞农业的,希望我去农大学习这方面知识,所以就按照父亲的意愿选择了这个专业。”虽然没有浓厚的兴趣,但温辉芹并没有放任自我。随着开始慢慢接触农业方面的基础知识,加上对未知领域强烈的好奇心,她也渐渐融入到知识的海洋里不断汲取。时光荏苒,转眼之间就到了大三的实践、实习期,“那时候班上大部分都是男生,女生很少,所以那时我也经常偷懒,不愿意天天在地里风吹日晒,想的是毕业后就不用干这些了。”温辉芹说道。
毕业后,温辉芹分配到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粱研究所工作,再一次回到了本专业上的温辉芹想:既然不能改变,那我就用心学习,踏踏实实的工作。思想上发生巨大改变的她在进入农科院后立刻埋下头来认真学习。“幸运的是来到农科院遇到了很好的老师——李生海,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一步步走上了正轨。”温辉芹回忆道,“看见老师那么大的年龄还在田里干活,农民们看见老师的那种喜悦之情,让我瞬间明白了这份工作的意义,也就慢慢喜欢上了这一行业。”
坚定了信念的温辉芹开始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然而在工作的同时她也发现了自己的问题,因为从小在城市长大的缘故,对农作物不是很了解,空有一身丰富的理论知识,实践起来却不尽人意。认识到自己问题后,温辉芹不再顾及风吹日晒,一头扎进了地里。经过一段时间的耕种,温辉芹将自己的理论和实际很好的结合到一起,对作物也有了深入的认识,这也为以后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刻苦钻研 成绩优异
静下心的温辉芹带着自己的想法跟老师扎根在田间地头,不断学习着老师的经验方法,她说:“做科研必须得将自己的思想融进去,可以从老师身上学习经验,但是最重要的是将自己的想法融进去,可能有时候会与老师的思维发生冲突,但是可以在实践中慢慢修正,一边学习,一边将自己的思想贯穿其中,这对以后的工作很有帮助。”
刚开始,温辉芹在太原市小店区北营一共有25亩的试验田,涉及到的试验材料一共有一万多份,那时条件非常艰苦,从杂交开始都是一个人,因为杂交时期有限,从杂交开始到结束所有工作必须要在半个月内完成,为此温辉芹每天早早就下地干活,所有事情都亲力亲为。“那时正好怀孕,但是并没有因此放下工作,一直到生产前一周才休息。”温辉芹笑着说道,从她的话里不难看出她对工作的负责与执着。
1999年6月,温辉芹被选派到日本琦玉县农业试验场研修半年,刚到日本没多久,工作任务就全部安排了下来,她没有一丝停留。日本以秒来计的工作态度对温辉芹影响很大,严谨而又独立的工作态度也就此伴随着温辉芹一生。研修结束后,她回到国内,带着严谨的态度立刻投入到工作中,正因如此,本该在2000年底完成的任务,温辉芹小组提前半年就已经完成。
2000年底,温辉芹申请了自己的第一个省级项目,工作压力随之变大。从开题、制定方案、实施计划每一项她都要亲力亲为。她对自己说:3年内一定要拿出优异的成绩来证明自己。每当遇到困难,温辉芹总是不屈不挠,在寻求老师帮助的时候,她都暗自记下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法,用在以后的培育中。2003年2月,经过多年培育的小麦新品种晋太170通过国审,这是我国小麦品质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少数品种之一,同时也填补了山西无优质强筋、中筋小麦品种的空白。
不骄不躁 一心为民
经过多年的工作,温辉芹获得了诸多荣誉,先后获山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山西省农村技术承包集体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培育国审小麦新品种1个、省审小麦新品种7个,然而面对累累硕果她并没有骄傲,“这些奖只是对我这些年工作的肯定,也是对我以后工作的一种鞭策,是让我更好的服务于农民。”
除了攻关新品种、新技术以外,温辉芹只要一有时间就会来到田间地头手把手地将新技术教给农民。“刚开始去的时候,农民并不认可我们,因为大家都认为自己种了几十年地的经验不可能有错,所以技术很难推广下去。为了改变这一状况,一有时间我就带领农民去试验田参观,让他们可以更直观的看到运用新技术以后作物的生长状况、产量,久而久之也就和农民们熟了,这样就可以将新技术更快、更有效地推广下去。”
在推广技术的同时,温辉芹也不忘记从农民身上学习,有时候农民们的一些简单易行的方式方法也会给她带来很大的启发,有些方式方法经过改良很好地运用到了自己的培育中。温辉芹笑着说:“我也是农民,只不过是个懂技术的高级农民,我的工作就是服务于农民,只有通过不断接触、了解农民的需求,才能更好的把握科研方向,培育出农民需要的品种。看见农民们因为种植我培育出的新品种增收、增产时,我比他们还要高兴,同时也激励着我不断向前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