枇杷高接换种嫁接技术
惠农网·农技学堂
9393人阅读
枇杷黄毛虫属于鳞翅目夜蛾科。分布及为害在我国枇杷产区, 是枇杷的一种主要害虫。寄主植物除枇杷外, 尚有梨、李、石榴、芒果、合欢、紫薇。幼虫食害枇杷嫩芽、嫩叶, 发生多时也食害老叶、嫩茎表皮和花果。为害严重时, 整株叶片仅剩叶脉, 以致死亡。
1 形态特征
1.1 成虫。
雌体长9~9.5 mm, 翅展20~22.5 mm, 雄体长8.5~9 mm, 翅展19~20 mm, 灰白色, 有银光。前胸及中胸两侧密生灰白色鳞毛。前翅灰白色, 内线及外线黑色, 亚外缘线为浓黑色不规则锯齿状横纹, 在外线与亚端线之间杂生黑色鳞片, 外缘毛灰色, 密而短, 有7个横列黑色锯齿形斑, 中室中央有l小丛突起褐色鳞毛。后翅淡灰色, 外缘和后缘镶有灰色缘毛。
1.2 卵。
扁圆形, 直径0.6~0.65 mm, 初产时淡黄白色, 后渐变为淡黄色, 卵壳表面有纵走刻纹。
1.3 幼虫。
共5~6龄。老熟幼虫体长22~23 mm, 体背黄色, 腹面草绿色, 头部黄色。胴部第2~11节每节生有毛瘤3对, 其中第3腹节背面的l对较大为蓝黑色, 有光泽, 是幼虫最主要的特征。其余各节毛瘤黄色, 毛瘤上生有许多黄色长毛。腹足4对, 第3腹节上缺腹足。腹足趾钩为异形中带。
1.4 蛹。
体长8~11 mm, 淡褐色, 近椭圆形, 背面隆起, 腹面平坦, 由胸部至腹部第4节较宽大, 两侧几近平行, 以后各节逐渐狭小, 第7节两侧呈瘤状突起。老熟幼虫潜藏于由叶片绒毛、枝条皮屑加丝缀合而成的茧内。茧长15 mm, 宽约4 mm, 土黄色, 背面隆起, 前端有角突, 底面平坦。
2 生活习性
2.1 发生世代。
在浙江黄岩1年发生3代, 第1代发生在枇杷春梢抽生后至采收前 (5~6月) ;第2代在夏梢抽生后 (7~8月) ;第3代发生在秋梢抽生后花苞吐露前 (9~10月) 。福建福州1年发生5代, 第1代发生期在4月上旬~5月下旬;第2代6月上旬~7月上旬;第3代7月中旬~8月上旬;第4代8月中旬~9月上旬;第5代9月下旬~10月下旬。冬季以蛹越冬, 翌年4月开始陆续羽化为成虫。各世代各虫期经历时间, 在日平均气温19.6℃时为54 d, 28℃~29℃时为36.6 d。
2.2 产卵情况。
成虫羽化多在傍晚6:00~8:00时, 雌蛾羽化后第3个晚上开始产卵。卵散产于枇杷嫩叶背面。雌蛾第1天晚产卵数甚少, 一般为3~5粒;第2天晚产7~8粒;第3天晚上产卵多达数10粒;以后逐渐减少。一生产卵19~90粒, 一般30多粒。产卵期一般3~4 d, 多者为8~9 d。成虫寿命2~l0d, 卵期3~7 d。
2.3 为害情况。
幼虫孵化多在清晨6:00~7:00。初孵幼虫先咬食卵壳, l~2 h后转食叶肉。1龄幼虫群集于新梢嫩叶正面取食, 被害叶呈褐色斑点。2龄后分散, 3龄以后食量大增, 取食时先用头部把叶背绒毛推开, 堆集一边, 边推边吃, 被害嫩叶仅剩下薄膜和叶背的绒毛, 当嫩叶食尽后便转害老叶、嫩茎表皮和花果, 叶被食后仅剩下叶脉。幼虫取食多在傍晚5:00以后至清晨6:00~7:00, 其他时间多栖息于树冠下部老叶背面。幼虫期15~31 d, 老熟幼虫多在叶背主脉附近或枝干近地面的阴蔽处结茧化蛹, 越冬代多在树干基部结茧化蛹。蛹期12~30 d, 越冬蛹经过193~199 d。
2.4 天敌。
据观察, 黄毛虫有3种寄生蜂: (1) 广大疆小蜂, 寄生于蛹; (2) 驼姬蜂寄生于蛹; (3) 金小蜂, 寄生于2龄幼虫。浙江有悬茧姬蜂, 茧蜂和寄生菌等天敌。
3 防治方法
3.1 人工捕杀和保护天敌。
在初龄幼虫群集新梢叶面取食时, 可进行人工捕杀。越冬蛹茧多集中在树干基部, 可用竹刷扫在容器内, 然后放在寄生蜂保护笼中, 可保护利用天敌。
3.2 喷药保梢。
在枇杷每次新梢抽发后, 在黄毛虫初发阶段, 进行喷药消灭初龄幼虫, 以保护新梢。使用2.5%鱼藤精500倍液, 4%鱼藤粉200倍液 (另加0.2%中性肥皂) , 晶体敌百虫1 000倍液, 80%敌敌畏乳剂1 000倍液, 均有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