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西南地区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指导意见
惠农网·农技学堂
13646人阅读
谷子则是去皮后的小米,是北方地区主食粮食之一。随着近年来人们对食品安全意识的提高,符合无公害绿色标准的食品更受欢迎。下面就来谈谈符合绿色食品标准的A级谷子无公害栽培技术。
一、品种选择及其处理
(一)品种选择
选择已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登记推广的、高产优质、抗倒伏能力和抗逆能力强的并适合于本地积温条件的优良品种。
(二)种子质量
纯度98%以上,净度98%以上,发芽率大于90%,含水量在15%以下。
(三)种子处理
1、晒种
播前7-10天选择晴天中午,将谷种放到干燥向阳的平地上均匀摊开,2-3小时翻动一次晾晒2-3天。
2、盐水选种
播前3-5天用10%的盐水溶液浸泡,捞出漂在水面上的谷、草籽及杂质,将下部饱满的种子捞出,用清水冲洗干净阴于待播。
3、药剂处理
用35%甲霜灵拌种剂拌种防治白发病,用药量为种子量的03%或用64%的杀毒矾可湿性粉剂,用药量为种子量的04-0.5%用2%戊唑醇湿拌种剂拌种防治黑德病,用药量为种子量的0.3%。
二、选地,选茬与整地
(一)选地
选择地势平坦,上质松,黑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pHt6.5-7.5的地块。
(二)选茬
选择前茬为玉米、大豆、蔬菜、马铃薯等在口,总重在和迎茬,实行三年以上轮作。
(三)整地
秋收后封冻前采用大型农机具旋耕、灭茬、深松、施肥垄台面平整,无土块、无根茬,大垄垄距110厘米、标准垄垄距60-70厘米。第二年春季顶凌镇压一次。来不及秋整地的地在春季土壤化冻18~20厘米时顶浆整地。
三、施肥
每公顷施用充分腐熟的优质有机肥40吨以上。每公顷施用酸二铵80~1112.5公斤,硫酸钾70~100公斤做底肥。
四、播种
(一)播种时期
适期早播,当土壤5~10厘米耕层的土温稳定通过10℃时播种为宜
(二)播种方法与密度
当春季25厘米耕层土壤含水量高于20%时,采用播种机垄上精量条播。大垄栽培垄上四行,行距12-15厘米,保苗密度60~65万株/公顷,播种量6.0~7.5公斤/公顷;标准垄栽培垄上双行,行距12~15厘米,保苗密度55~60万株/公顷,播种5.0~6.5公斤/公顷。
当春季25厘米耕层土壤含水量低于20%时采取开沟滤水播种。
(三)播种深度与镇压
做到播种深度深浅一致覆土均匀,播后及时镇压,镇压后播深2-3厘米(滤水播种的1-2天后镇压)。
五、田间管理
(一)压青苗
在幼苗25片叶时用木头磙子压青苗1-2次以利壮根。
(二)查田补种
出苗后要及时查田,若出现缺苗断空现象要及早补种,补种时要催芽坐水补种。
(三)适时间苗
谷子3~5叶期进行人工间苗和定苗,拔掉病、小、弱、残苗和杂草,做到等距定苗错株留苗。
(四)中耕除草
在间苗和定苗后进行第一次中耕;拔节前人工拔除苗带大草后进行第二次中耕;抽穗前进行第三次中耕。
(五)灌水
整个生育期间遇旱及时灌水,在多雨季节或谷田积水时及时排水。
(六)追肥
在拔节后孕穗前结合中耕培土,每公顷追施尿素60-75公斤。
(七)防病
谷瘟病:在田间初见叶瘟病斑时,可选用2%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60克/亩或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还可用70%甲基硫菌灵500~600倍液喷雾。
(八)防虫
1、原则: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态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
2、地下害虫:用3%辛硫磷颗粒剂15-225公斤/公顷,结合整地施肥施入。或播种时用15%毒死蝉颗粒剂每公顷15公斤随种肥下地
3、果灰螟:苗期及抽穗期注意防治粟灰螟,防治最佳时期在幼虫蛙茎前,用48%毒死蝉乳油300-450毫升/公顷喷雾防治,喷液量450公斤/公顷。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1200倍液喷雾。
4、玉米螟:7月上、中句,玉米螟幼虫三龄前,用苏云金杆菌粉剂喷雾防治或10%吡虫啉粉剂喷雾,也可用40%毒死蝉乳油800-1000倍液喷雾。
5、粘虫6月中下旬、8月上中旬,二代和三代粘虫幼虫三龄前,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300~450毫升/公顷或5%来福灵乳油150~300毫升/公顷喷雾防治,喷液量450公斤/公顷。
6、粟茎跳甲:用2.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60毫升/亩喷雾。或用48%的毒死蜱乳油500~800倍液喷雾。
(九)喷施叶面肥
在谷子苗期、拔节期、抽穗期,用86%磷酸二氢钾1500克公顷、44.7%农用硒肥30克/公顷、54.3%钼酸铵90克/公顷叶面喷施三次,喷液量450公斤/公顷。
六、收获
(一)收获时间
谷子达到蜡熟末期完熟初期收获为宜。
(二)收获要求
收割要边割边捆,做到捆小捆码小码,及时拉运和脱粒做到单收、单运、单放、单脱粒、单贮藏。禁止在公路及粉尘污染严重的地方晾晒。确保收后打、运、贮及加工过程中不发生二次污染。
以上是绿色食品种植标准A级谷子栽培技术,内容仅供参考。想了解更多农技知识请关注惠农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