羔羊开食育肥技术
惠农网·农技学堂
1879人阅读
池塘鱼种进入冬眠期,活动量少,一般不摄食而依靠消耗体内的营养物质来维持生命,到翌年春季体重一般会减轻10%-20%,这期间若管理不当则会造成鱼种死亡率高达15%~25%,从而影响翌年的正常养殖,造成经济效益损失严重。因此,加强冬季对池塘的管理尤为重要。下面小编就来说说冬季要如何对池塘进行管理?
1、保证水体深度。检查池塘是否向外渗水,对问题鱼塘进行修葺。将水加到足够深,一般冬季辽宁地区冰层0.4-0.5m,保证冰下水深1.5m以上需要保证池塘水体总深度2m以上,越冬效果会较好。长春、哈尔滨及内蒙等地区相对要更深一些。
2、预防冻伤。当水温降到零下3℃时,大多数常规鱼会造成冻伤甚至死亡。因此,在寒潮降温前,及时提高池塘水位深度,分次加水使池塘水深保持在1.5m以上,从而使水体底层温度达到4℃以上,有助于预防水产品冻伤。
3、预防缺氧。对于越冬池要合理控制囤养鱼类密度,高密度池塘要及时掌握溶解氧情况,开增氧设备使池塘水体微流动。对冰封塘口要及时破冰,有助于阳光和风直接作用水体,从而增加溶氧量。水质清瘦的塘口适当施肥,培养有益微藻。
4、预防中毒。越冬前用过杀虫、杀菌药物的塘口,由于温度降低后,药物分解慢,冬季容易发生慢性中毒。因此,低温时尽可能少用杀虫药物等。如果发现底层鱼类在上层异常游动,出现慢性中毒的症状时,要及时抽取底层水换水,情况严重时要移塘或及早售卖。
5、保证光合作用产氧,保持合适的肥度。有一定量的浮游植物,一般冬季建议透明度40-50cm(明水期间由于风浪、施肥和投饵等各种因素干扰,使透明度难以完全反映水中浮游植物的丰歉。而冰下水体没有上述干扰,浮游植物是影响水体透明度的主要因子。因此,冬季更有可能通过透明度来估量浮游植物的现存量)。如果透明度过大,建议挂袋,每次按水面计,复合肥2kg/亩,可加0.5kg/亩过磷酸钙。切记,要遵循少量多次,因杀虫后控制浮游植物繁殖的浮游动物很少,很容易导致水体过肥。
6、扫雪、除乌冰。扫雪一定要及时,除乌冰,如果乌冰很少只是局部有,可不处理;如果封冰几日雨雪天,全池或大部分都封冰不好,以前有用冰刀割开,但是现在一般建议用铁椎打几个冰眼,分几个气头,用鼓风机将几个部分化开,然后拉出气头,再次结上的冰一般多为明冰。越冬过程中冰下光照强度与冰质关系密切。
7、预防病害。 一是预防细菌性疾病。冬季有些池塘需补投鱼种,势必会进行拉网操作。一些经过长途运输或多次运转的鱼,会出现鳞片脱落、尾部嘴部红肿受伤、鳍条破损等症状,由于冬季鱼类摄食量大大降低,免疫力低下,很容易感染水霉病、烂鳃病、赤皮病等疾病。因此,选择水温在10度以上拉网操作,尽量减少中间运输环节,就近选择鱼种来源显得尤为必要。二是预防寄生虫疾病。越冬过后水温上升时是寄生虫繁殖高发期,常见寄生虫有车轮虫、锚头蚤、纤毛虫病等,常与烂鳃病等细菌性疾病并发。主要是由于鱼类越冬后体质较差,水体生态环境较差引起。因此,常规方法来讲可通过测量和调整水体透明度、pH等,利用生石灰或一些底改、微生物制剂产品,维持藻相平衡,营造一个良好的水体环境有助于降低发病率。三是预防病毒性疾病。越冬开春后常见病害有鲤春病毒病、疱疹病毒病等,病毒性疾病无特效治疗药物,以预防为主。主要还是依靠冬季彻底清塘、翻塘和暴晒,尤其是针对往年发病塘口,要特别注意做好这一环节。鱼类开食后,投喂的饲料中可添加一些免疫增强剂,例如酵母多糖、中草药等,拌饵投喂,有助于提高鱼体免疫力。
关于冬季水产养殖管理要点小编就介绍到这了。水产越冬,对池塘管理至关重要,它对水产的产量有很大影响,同时冬季定时巡塘工作也并不可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