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摘袋后需注意防治哪些病害?
惠农网·农技学堂
16239人阅读
静宁县苹果产业已经发展了三十几年,目前已成为享誉全国的“百万亩优质苹果生产大县”,但是静宁县20世纪80年代中期栽植的苹果园存在一些问题,所以,下面对老果园更新改造提出以下技术措施。
一、郁闭新建苹果园更新改造技术
1.1 改造对象和思路
改造主要是针对树龄在10年以上的乔砧苹果园,行株距4米×3米,栽植密度大、树冠交接严重、通风透光不良、作业不便,病虫害、大小年严重,优果率低、效益差的果园。
以改善果园通风透光为核心,从降低栽植密度入手,以果园间伐、调减枝量、优化结构为基本技术,配套增施有机肥、适量结果和病虫害绿色防控等系列技术,有效改善果园环境,提升优质果产量和果园综合效益。
1.2 改造原则
根据果园立地条件、品种、砧木、密度、树龄、树形选择等因素,最大限度利用空间,体现改形的科学性,切忌“一刀切”。坚持“三稀”原则,即 “稀植、稀枝、稀果”,合理调节树势和树体营养分配。遵循“动态平衡,循序渐进,灵活适度,分步实施”原则,分步实施,2~3年改造到位。树形与修剪技术简约易学、便于操作,改后果园管理方便、省工省时、综合成本降低。冬剪与夏剪结合,重心在冬剪,关键在夏剪。采用有效合理的“四季修剪”,确保生长与结果、群体与个体、果树与环境、投入与产出的协调和谐,充分展现改造效果。技术配套措施如下:以免耕覆盖为主的土壤管理技术,合理利用天然降水,降低劳动成本,解决降水不足对果园栽培的制约问题;以配方施肥、均衡施肥为主的肥料管理技术,以期解决产量低、品质差的问题;以农业防治、物理机械防治为主的绿色生物综合防控技术,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次数及使用量,提升果品质量安全品质;以配置授粉树、高接授粉枝、人工辅助授粉为主的单果管理技术,达到保产、提质、增效的目的。
1.3 树形改造主要技术要点
针对郁闭园存在的以上问题,结合静宁实际情况和近年来的成功经验,在技术措施上主要推行以树形优化改良为主的改形修剪技术,采取“提干、落头、疏枝、间伐、开角”技术措施,解决生产园密闭突出的问题,具体技术措施如下。
(1)提干。疏除主枝低于50厘米、下部光照恶化、寄生枝为主、成花少及质量差的枝条,以抬高主干。根据密度与株枝量,可疏除1~3个主枝,干高达80~100厘米,以减少营养无谓消耗,集中营养供优势部位结果。
(2)落头。盛果期树,树势开始稳定,树冠又偏高,树高高于4米或大于行距,既影响本株树光照,又影响邻株邻行树通风透光,造成全园郁闭,则应降低高度,选择西北方向、枝势较好的主枝进行落头。树高控制在3米左右,改善通风透光条件,提高果实品质,便于操作,降低无效消耗。
(3)疏枝。主要是疏除过密的重叠枝、交叉枝、长势强旺的直立大枝以及侧枝、多头枝。对进入初果期的树,主枝控制在10个左右,选择落头枝并进行培养,疏除顶部多余大枝,削弱主头生长势,让其单轴延伸。同侧主枝间距80厘米以上,并疏除主枝上的侧枝和背上强旺枝,使其单轴延伸。
(4)间伐。对于通过落头、提干、疏枝后仍然郁闭的果园,则确定永久株与临时株,进行逐年或一次性间伐,对具有利用价值,对永久株影响较小的临时株,可通过疏枝、落头、提干,逐年缩小缩扁,给永久株让路,直至间伐。如全园过于郁闭,树冠交接严重的果园,则进行一次性间伐。
(5)开角。将主枝开张角度全部拉至80~90°,将结果枝组拉至水平或下垂,以缓和树势,增加光照,提高有机营养并转移到成花结果上来。对幼龄园或初果园的各级骨干枝,主枝枝长为80~100厘米时开角,对临时枝、结果枝应在生长前期及早改变生长方向,避免长成强旺枝或徒长枝,及早转化成健壮结果枝。对已成形的结果园,主枝角度过小的,需采取“连三锯”等强拉枝技术开张角度,以缓和生长势,转化成长势稳定、强健的结果枝。
1.4 改造效果
苹果园改造后亩栽植株数22~33株,果园行间作业带宽度0.8~1.0米,开心树形,主枝4~6个,亩枝量6万~8万条,树冠透光率20%~30%,亩留果量1.2万~1.5万个,亩产量2500~3000千克,优质果率70%以上。苹果园“行间有空带、株间不交接、树冠光照好、树下要透光”,达到“枝枝有效、叶叶见光、果果优质”的预期效果。
二、老苹果园更新改造技术措施
对树龄20年以上,树体衰弱,园貌较差,苹果树腐烂病较重,新梢平均生长量不足15厘米,亩产量1500千克以下,质量差,管理成本高,经济效益低的果园实施重建改造,具体技术如下。
2.1 挖除改造树
将园内原有果树全部挖除,要求挖大、挖深,尽量减少土壤里原有果树的残留根系,原则上全园清理干净后果园实行倒茬种植农作物2~3年后重新建园,对于急于建园的农户,宜采取开挖换土、栽植穴消毒等技术措施。
2.2 栽植点规划
依照地形、砧木和品种特性进行规划设计,再植点应尽量避开原栽植点,错行或错穴栽植。乔砧普通品种行株距5米×3~3.5米,乔砧短枝品种行株距4米×2~2.5米,主栽品种与授粉品种配比为4∶1。
2.3 换土
开挖1米见方的定植穴或定植沟,将原栽植点土壤挖出并运至园外,新栽植坑填入新土,填土时定植穴或定植沟内最底层填充作物秸秆,上层每亩施有机肥2000~3000千克+生物菌肥100千克+复合肥150千克,肥与土壤混匀填入,以改良土壤结构,优化理化性状,提高土壤活力,促进再植苗木根系生长。如有灌溉条件的在栽植前定植穴、沟内充分灌水,使土壤沉实。
无条件换土建园的可采取错行、错穴确定定植行定植穴,并每亩施有机肥2000~3000千克+生物菌肥100千克+复合肥150千克,配施微量元素肥,以期解决老果园长期选择吸收造成土壤微量元素缺乏的问题。同时,全园或定植穴、沟喷施4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00倍液土壤消毒,杀灭残留在土壤中的有害病菌。
2.4 大苗移栽
将2~3年生带分枝优质大苗植入坑内。栽植时,乔化苗木不宜过深,以根颈与地面平行为准;矮化苗木栽植深度以中间砧1/3为准。栽后及时浇水,起垄后中间砧外露地面高5~10厘米。
2.5 修剪
栽植前,将苗木在清水中浸根12小时,以补充苗木在运转过程中的水分损失,并对根系进行修剪,促进愈伤组织产生,促发新根。
栽植后,针对乔化苗而言,将苗干上着生的枝条一律疏除,在干高1米左右饱满芽处定干,剪口涂保护剂,并套育苗袋。针对矮砧苗而言,春季若定植分枝较少或没有分枝的苗木,从中心干1.5米处短截,去除直径超过中心干1/2的分枝,如果长势较好的分枝不足3个,则全部疏除,在中心干60~100厘米隔芽刻芽,促发新枝,若定植带有8~15个分枝的矮砧标准大苗,则不定干、不短截,去除距地面不足60厘米的分枝,保持全园主干高度一致;去除直径超过着生部位中心干1/2的分枝。苗木定植时将下部4~5个分枝拉至110°,以诱导成花。夏季修剪中心干顶部1/4区段的新梢长至10~12厘米摘心,再长至10~12厘米再次摘心,固定中心干于支架上。优质大苗通常带有很多花芽,定植当年可开花结果。建议疏除所有花序,保证苗木成活率,确保第2年的产量。
2.6 覆沙
全园可覆盖厚5~10厘米的细沙,以利于保墒增温。
2.7 栽后管理
苗木发芽后及时除袋,加强病虫害绿色防控,于5—6月株施“大三元”肥0.25千克。栽植当年可套种瓜菜,忌套种高秆、深根性作物。
三、建园模式及品种
根据静宁县气候、土壤以及社会经济状况综合考虑,目前农户新建果园借鉴国内外矮化密植的栽培模式,主要采取“乔化砧木+短枝型品种”砧穗组合苗木,宽行窄株,小冠树形,旱作栽培,具有建园成本低、结果早、品质优、适应性广、易于推广的显著特点,是今后静宁苹果栽培的趋势。品种以成纪1号、静宁1号等全红色、晚熟、耐贮藏品种为主,统一规模化规划品种可选择皇家嘎拉、早生富士、蜜脆、金冠等早中熟特色品种。
企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规模化建园,可根据自己的实力和立地条件,采用“矮化自根砧大苗”或“矮化中间砧大苗”,采用宽行窄株(3.5~4米×1.2~1.5米)、高纺锤形树形、立架栽培、机械化作业等,以达到早果、优质、丰产、节本、增效的目标。品种可根据市场需求及农超对接情况,以成纪1号、静宁1号、烟富3号等晚熟、耐贮藏品种为主,适量搭配皇家嘎拉、早生富士、蜜脆、金冠等早中熟特色品种,以满足市场多元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