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褐斑病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惠农网·农技学堂
19722人阅读
日光温室红地球葡萄栽培是甘肃省武威市“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主体生产模式所确定的栽培模式之一,更是调整日光温室种植结构,提高单位面积经济效益,增加河水灌区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但近年来日光温室红地球葡萄黄化病普遍发生,已严重影响了全县葡萄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农技人员经过调查研究,分析了日光温室红地球葡萄黄化病发生的原因,并采取综合措施防治葡萄黄化病的发生与危害,效果较好,现将结果介绍如下。
1 主要症状
古浪县日光温室葡萄黄化病于5月中旬葡萄抽枝后开始表现症状,以6—7月葡萄旺长期症状最明显。首先从新梢顶端的幼嫩叶片开始发生,初期叶脉间叶肉先失绿变黄,叶脉仍保持绿色,叶肉呈绿色网纹状,嫩梢也由紫红变为淡黄,随着病情的不断加重,叶脉失绿,整个叶片呈现淡黄色至白色,并伴有黄色坏死斑,叶缘枯焦,直至全叶枯死而早期脱落。发病葡萄树势弱、果实口感差、糖分低、硬度小、耐贮性差,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
2 发病原因
2.1 土壤通透性差,灌水过量
由于栽植葡萄的日光温室主要集中在河水灌区,土壤僵板、容重大、通透性能差,土壤保水、保肥能力低,灌水次数少,采用大水漫灌且一次性灌水过量,造成短时间内土壤中氧气含量减少,加上土壤僵板土的理化性质作用,容易阻碍葡萄根系对土壤中铁离子的交换和吸收,从而造成黄化。其表现症状为:新梢细而长,叶片薄,新梢小而叶片黄化。
2.2 产量过高,负载过量
栽植温室葡萄的农户为了追求产量,没有严格按照技术标准要求疏花疏果,留果量多,超负载,采收过晚,冬季养分回流时间短,枝干内储存养分少,导致越冬后部分根系死亡,受冬春季低温、晚霜的危害,发芽后根系吸收功能减弱,呈现暂时性缺素性黄化。其表现症状为:发芽迟,长势弱,新叶及半成叶黄化。
2.3 肥料腐熟不充分,基肥过量
栽植农户在冬春季节增施农家肥达到每亩10000~16000千克,且多为未充分腐熟的羊粪,春季气温回升浇水后因肥料腐熟产生的热量灼根而导致黄化。其表现症状为:新梢上部叶片黄化,叶片薄,节间短,新梢停长。
2.4 追施氮肥过多,副梢增多
葡萄发芽后至开花前,农户追施尿素等,氮肥用量过大,副梢抽生数量增加,使土壤中铁元素供应不足,造成缺铁性黄化。其表现症状为:新梢顶端的幼嫩叶片黄化,叶片薄,叶脉间叶肉先失绿变黄,叶脉仍保持绿色,叶片呈绿色网纹状,新梢叶间距变长,嫩梢也由紫红变为淡黄。
2.5 砧穗生长不同步,单株黄化
个别植株发生黄化甚至死亡,主要是定植葡萄苗木时,没有将嫁接口的塑料剥除干净,导致砧木和接穗嫁接口没有同步生长,束缚了各种营养元素的顺利传导形成叶片黄化。其表现症状为:砧木部分很细,接穗部分较粗壮,新梢生长量小,节间短,叶片小而黄。
3 防治措施
3.1 改良土壤,合理灌溉
冬春季节每亩结合施入充分腐熟的农家肥8000~10000千克,拉运黄沙4~5米3进行深翻改土,深翻深度为30~40厘米。在生长季节结合灌水再深翻3次,以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增加通透性。合理灌溉,压碱洗盐,降低地表含盐量,释放和活化土壤中的铁元素,为根系的生长和养分的吸收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提高葡萄根系的吸收能力。
3.2 控制产量,生产标准化
2年生苗依据植株大小和树势强弱,确定每株负载量。新梢长不足30厘米的,全部摘除果穗,保证枝条健壮生长和充分成熟,以利来年正常结果,正常植株每株留果穗8~12穗。栽植后3~4年进入盛果期,每亩产量控制在1500~2000千克。留果偏多导致果实变小、品质下降,并且枝蔓成熟差,越冬发芽率低,影响翌年结果。
3.3 配方施肥,追肥精准化
苗木定植当年,在不覆盖棚膜的情况下,第1次追肥在苗高20~30厘米时,结合灌水在距植株20厘米左右处株施尿素10克左右;第2次追肥在第1次追肥后15~20天,结合灌水在距植株30厘米左右株施尿素20克左右;第3次追肥在第2次追肥后15~20天,将尿素和磷酸二铵各25克均匀混合,结合灌水在距植株30厘米左右处株施。日光温室内2年生以上植株(包括第2年),芽膨大时每株开浅槽沟施尿素50克;7月中旬至8月中旬,连续2次结合灌水,株施磷酸二铵100克;9月下旬结合浇水追施硫酸钾(N∶P2O5∶K2O=14∶15∶16),株施100克;以后依据叶色、叶片衰老程度、果实着色、发育情况确定追肥种类和次数。
3.4 喷施叶面微肥,补充微量元素
用0.1%~0.2%尿素+25000倍碧护溶液全株喷施可解决因肥料未腐熟或砧穗不同步生长产生的叶片黄化问题;用0.1%~0.2%尿素+禾丰铁Ⅱ型(EDDHA-Fe)1000倍液+150克陈醋全株喷施,可防治缺铁性黄化;开花前、开花后用0.1%~0.2%尿素+0.2%硫酸钙或硝酸钙+0.2%硫酸锌混合液可防治缺钙性黄化,同时可提高葡萄颗粒的硬度。
3.5 增施“若邻”有机肥,活化土壤
无锡丰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生产的“若邻”微生物有机肥、有机液肥,内含氨基酸及多种微生物成分,有调节土壤pH值、活化土壤、平衡养分供给、改善作物生长环境、培肥地力等作用。通过增施有机肥料,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变土壤理化性质及通气状况,促进土壤内的微生物活动;有机肥施入后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会产生大量的腐殖酸,从而降低了土壤的碱性,可提高土壤中铁元素的有效性;有机肥还可以改善土壤的通透性,容易形成团粒结构,有利于葡萄新根的产生,提高树体吸收功能,增强树体抗性,从而增加葡萄植株对铁元素的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