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种常见打农药方法,用过5种以上的一定是种植能手
惠农网·农技学堂
20334人阅读
为何喷施农药后药效差?在种植作物的过程,农药可是非常重要的,但在实际的施药过程中,由于部分种植人员随意加大用药浓度或用药量,或者长期使用单一农药品种,从而导致喷施农药后药效差,病虫害防治没啥效果,这可是非常不利于作物生长的,接下来小编就来说说农药的使用误区。
一、重治轻防,不见病虫不施药
虽然说低龄幼虫对农药的抵抗力差,但随着虫龄的增长其抗药性也随之加大,因此病虫害防治最佳时节应掌握在三龄前的幼龄阶段以及虫量小、尚未开始大量取食危害之前。在作物病虫害防治过程中,要在病害初侵染前或发病中心尚未蔓延流行之前进行,但有的农民不了解杀菌剂的作用机理,不论保护性杀菌剂,还是治疗性杀菌剂都要等病害发生和流行时才施药,这样既造成了经济损失,又未起到防病的作用。
二、见病虫就防,人为增加防治成本
病虫害的发生都有其规律性,因此在防治时可以根据其规律防治,同时要保护害虫天敌,而有的农民因为形成惯性,到啥时候打啥药,不管它病虫发生轻重,甚至都不管它是否会发生。
三、随意加大用药浓度或用药量
有的农民农药配制时不按比例,只用瓶盖和其他非标准器皿,没有数量概念,从而导致农药浓度超过规定浓度,加快了病虫的抗药性。还有点认为农药浓度越大,对病虫的防效越高,在施药是用水量少,从而很难做到整株喷施,导致超过安全浓度有可能发生药害。激素类农药过高时,起反作用或使作物畸形。还有的农民过量施用农药,从而造成药害,同时也加快了病虫抗药性的产生。
四、长期使用单一农药品种
在农药使用中认定某种农药效果好就一直使用这种药,即使发现了该药对病虫防治效果下降,也不更换品种,而是加大用药量,结果药量越大,病虫抗性越高,造成恶性循环。
五、追求速效性
很多农民在选择农药时,总是喜欢选择速效性的,但某些生物农药如Bt或阿维菌素类杀虫剂等,由于只是杀死虫卵或抑制昆虫蜕 皮或见效慢等,不易表现出效果,而被农民忽视。而有的地方农民追求速效性最严重的后果是使用剧毒、高毒、高残留农药,生产出的产品农药残留量超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