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气温降低,养猪户需采取这五大措施应对!
惠农网·农技学堂
2910人阅读
众所周知,我国是养猪大国,那么各位养殖户知道如何提高仔猪成活率吗?其实方法很简单,掌握好科学养殖方法即可,以下是关于提高仔猪成活率的科学养殖方法,各位可以参考。
一、“代乳粉+教槽料”仔猪营养搭配模式
目前饲料行业多通过饲喂仔猪教槽料的方式,挖掘仔猪生长潜力,但因教槽料质量差异使仔猪增重效果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对 于哺乳仔猪,采用“母乳+代乳品+开食料”的强化模式替代传统的“母乳+开食料”模式,可促进仔猪采食,提高断奶重和仔猪成活率。对于断奶仔猪,日粮从母乳到教槽料的改变使仔猪生产性能下降,使用“ 代乳品+教槽料”的营养模式替代传统的“开食料”模式,可使断奶1周内的仔猪采食量明显提高,获得充分营养。
从本质上讲,“代乳品+教槽料”的模式仍然属于饲料营养搭配范畴,解决了营养吸收的问题,仔猪死亡问题即解决了一大部分。仔猪阶段营养好,肠道发育得好,生长育肥阶段就长得更 快、更健康。
二、仔猪代乳粉液体饲喂模式
仔猪代乳品的研究开始于19世纪70年代,目前国外养猪场已大量使用。给仔猪在适当时间提供适当的代乳品,可以充分发挥仔猪的优良生长性能, 减少生产损失。
代乳品的配制浓度与其生产工艺和溶解性有关,理论上20%含量的代乳品溶液的营养水平与母乳相近,但实际生产中由于生产成本和工艺难题,通常情况下1千克代乳品相当于0.50~0.75千克母乳,建议配制成10%~15%浓度的 水溶液,溶解时最高温度不能超过60℃,在37℃左右时饲喂。
饲喂器的类型对代乳品能否有效利用也非常关键,首先要考虑仔猪偏好群体采食的特点,其次要求方便采食和便于清洗,预防因代乳品受到污染或设备卫生引起的仔猪疾病。饲喂器应当轻便、耐用、容易固定、方便清洗和工 人操作,通常首选塑料和镀锌金属材料制作的。
代乳品饲喂量的多少取决于仔猪日龄、食欲和母乳供应量。代乳液的日均供给量 为:1~3日龄,每头0.5升;4~7日龄,每头1.0~1.5升;8~14日龄,每头1.5~2.5升;如2周龄开始添加固体饲料,代乳液的日均供给量可维持在每头1.5升,直至18日龄;19日龄至断奶可维持在每头每天0.5升。饲喂次数根 据用途、猪只日龄和气温而定,完全替代母乳用于刚出生的仔猪(10日龄内),在限量的基础上尽量做到每隔2小时饲喂1次,以确保代乳液新鲜不受污染。对于用做母乳补充和断奶过渡液体料的代乳品,视生产实际情况确定 饲喂次数。
仔猪代乳粉补饲阶段可分为断奶前补饲、断奶后补饲及断奶前后同时补饲。断奶前补饲即为在哺乳期给仔猪补饲代乳品,仔猪断奶后停止补饲;断奶后补饲代乳品即为仔猪断奶时开始补饲,补饲时间一般为7~10天;断奶前后 同时补饲即为仔猪在哺乳期开始补饲代乳品直到断奶后7~10天。无论断奶前后补饲代乳品,均能提高产房仔猪的采食量、日增重。断奶前补饲代乳品能提高仔猪健康指数,改善仔猪体况。断奶后补饲代乳品也能促进仔猪增重 。断奶前和断奶后同时添加代乳品的效果最佳。
三、仔猪代乳粉固体饲喂模式
以粉料形式补饲代乳品也能弥补母乳的不足。综合国内外对代乳品研究及生产实际应用的经验介绍,尤其是断奶前,仔猪喜食液体日粮,大家惯用的方式是将代乳品按一定比例对水后以液体形式补充。研究表明“湿”断奶技 术能够帮助仔猪克服由于常规早期断奶技术所导致的消化紊乱。然而,此方式在实际生产中存在诸多不变,比如猪场普遍没有专用的液体饲喂装置,气温的差异对液体代乳品保存时间以及水温和溶解性能的影响,是全群补充 代乳品还是弱仔补充代乳品问题,以及日常饲养管理问题,等等。在没有专用的饲喂设施的情况下,液体代乳品形式增大了饲养人员的工作量,很难广泛应用于实际生产中。因此,为了方便饲养管理,养猪生产者更倾向于想 办法提高母猪的泌乳能力,但泌乳期母猪失重过多时,又将影响母猪下一阶段的繁殖性能。结合这些生产实际问题,粉状饲喂代乳品方式成为一种很好的选择。粉状代乳品中所含有的特定乳香能刺激仔猪的嗅觉,使其主动采 食,并且采食粉状代乳品所进食的营养物质浓度高于液态代乳品,此外,粉状形式饲喂还便于饲养工人操作,因此,粉状形式饲喂仔猪代乳品有利于更广泛地研究推广,更好地应用于养猪生产实际中。
粉 状 形 式 饲 喂 代 乳 粉时,可将代乳粉与教槽料混合后撒在料槽中饲喂仔猪。代乳品和教槽料的配比按1∶1的比例效果最好(见表2)。代乳品的添加比例指的是代乳品在仔猪固体日粮中的添加比例。断奶前后仔猪固体 日粮中代乳品不同添加水平均能显著提高产房仔猪的日增重,改善饲料转化率,提高仔猪体液免疫力。
仔猪养殖需要加强养殖管理,因为仔猪生命力弱容易被病虫害侵袭,如果管理不当容易导致仔猪死亡,以上是关于提高仔猪成活率的科学养殖关键要点。供大家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