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种牧草养猪长得快?牧草怎么喂猪?
惠农网·农技学堂
36573人阅读
最近猪价一直猛涨,网络上的热点已经出现了“养一只猪一年可以赚多少钱了”,对于很多观望的养殖新手来说,养猪好像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了,但是任何养殖项目都是有风险的,大家要知道在非洲猪瘟的影响下,不少养猪户都损失惨重,大家不要只看到猪价涨了这一块。当然如果你要养殖,这几类典型猪病快速诊断方法需要先了解。
一、猪皮肤及神经症状判断
1.皮肤斑疹、水泡及渗出物:
(1)5—6日龄乳猪发病,红斑水泡、结痂、脱皮,可查渗出性皮炎。
(2)炎热季节猪皮肤发红,体温升高,神经症状,可查日射病或热射病。
2.惊厥及行动异常、怪叫:
(1)中大猪皮肤大片斑疹、发烧、咳喘、整群发育差 可查皮炎肾病综合症。
(2)新出仔猪神经症状、体温高、妊娠母猪流产、死胎、咳喘 可查伪狂犬病。
(3)病猪突然倒地、四肢滑动、口吐白沫死亡 可查链球菌性脑膜炎、仔猪水肿病、亚硝酸盐中毒。
(4)仔猪出生后颤抖、抽搐、走路摇摆、叼不住奶头,可查仔猪先天性肌肉震颤、新生仔猪低血糖症。
(5)仔猪呼吸心跳加快、拒食、震颤、步太不稳,可查猪脑心肌炎。
(6)流延、瞳孔缩小、肌肉震颤、呼吸困难,可查有机磷中毒。
二、猪下痢症判断
1.乳猪腹泻:
(1) 生后1-3天发病,黄色含凝乳块稀便、迅速死亡。可查仔猪黄痢、脂肪性腹泻。
(2) 生后3-10天发病,灰白腥味臭稀便,死亡率低。可查仔猪白痢、轮状病毒感染。
(3)生后7天左右发病,血样稀便,死亡率高。可查仔猪红痢、坏死性肠炎。
(4)上吐下泻,大小猪都发病、病程短、死亡率高。可查传染性胃肠炎或流行性腹泻、中毒。
(5)冬春发病,水样腹泻,快速脱水,乳猪多发。可查轮状病毒感染、低血糖症。
2.保育猪及肥猪拉稀:
(1)潮湿季节多发,高烧41°C左右,便秘或腹泻、耳朵腹部红斑。可查伤寒、猪瘟。
(2)2-3月龄猪拉粘液性血便,持续时间长,迅速消瘦。可查猪白痢、肠炎。
(3)上吐下泻,大小猪都发病,病程短。中大猪死亡率低。可查传染性胃肠炎或流行腹泻、马铃薯中毒。
三、自主全身性疾病症状判断
1.仔猪体温升高性全身疾病:
(1)体温升高、扎推、眼屎粘稠、初腹泻后便秘、皮肤红斑点,可查猪瘟、副伤寒。
(2)高热、皮肤上有像烙铁烫过的打火印、凸出皮肤,可查猪丹毒。
(3)体温升高、呈犬坐姿势张口呼吸、从口鼻流出带血泡沫,可查传染性胸膜肺炎。
2.仔猪体温不高性全身疾病:
(1)8-13周龄仔猪普遍长势差、消瘦、腹泻、呼吸困难,可查猪圆环病毒病。
(2)皮肤粘膜苍白、越来越瘦、被毛粗乱、全身衰竭,可查铁缺乏症。
(3)病猪症状一致、神经异常、上吐下泻、呼吸困难,可查中毒。
(4)消瘦、全身苍白、发黄、拉稀、长势差,可查寄生虫病。
四、猪咳嗽、喘息及喷嚏症状判断
1.育时成猪咳嗽:
(1)病初体温升高、咳嗽、流鼻涕、结膜发炎、皮肤红斑,可查猪肺疫。
(2)长期咳嗽、气喘时轻时重、吃喝正常,一般不死猪,可查气喘病。
(3)全群同时迅速发病,体温升高,咳喘严重,眼鼻有多量分泌物,可查猪流感。
(4)早晚运动或遇冷空气时咳嗽严重、鼻涕粘稠,僵猪,可查猪肺丝虫病。
2.乳猪咳嗽:
(1)咳喘、发烧、呕吐、拉稀、神经症状,可查伪狂犬病。
(2)咳嗽、颌下肿包、高烧、流泪、鼻吻干燥,可查链球菌病。
(3)呼吸困难、肌肉震撼、后肢麻痹、共济失调、打喷嚏、皮肤紫红,可查蓝耳病。
(4)咳喘、高热、拉稀或便秘、体表红斑、血便,可查弓形体病。
3.乳猪打喷嚏:
(1)喷嚏甩鼻、粘性鼻液、呼吸困难、鼻子拱地蹭,可查猪萎缩性鼻炎。
(2)咳喘喷嚏、全群同时迅速发病、体温升高、眼鼻有多量分泌物,可查猪流感。
(3)咳喘喷嚏、肌肉震颤、后肢麻痹、共济失调、皮肤紫红,可查蓝耳病。
五、母猪繁殖障碍及无乳症状判断
1.流产、死胎、木乃伊、反情和屡配不孕:
(1)流产、死胎、木乃伊及弱仔、母猪咳嗽、发热。 可查伪狂犬病。
(2)有蚊虫季节多发,妊娠后期母猪突发流产,未见其他症状。可查流行性乙脑脑炎。
(3)初产母猪产死胎、畸形胎、木乃伊胎,未见其他症状。可查细小病毒感染。
(4)妊娠4-12周流产,公猪睾丸炎。可查布氏杆菌病。
(5)潮湿季节多发,母猪流产与母猪不同时发病的还有中大猪身体发黄、血尿。可查钩端螺旋体病。
(6)母猪发热、厌食、怀孕后期流产,产死胎、弱仔,断奶小猪咳、喘,死亡率高。可查蓝耳病。
2.母猪产后无乳:
(1)产后少乳、无乳、体温升高、便秘,可查无乳综合症(PPDS)。
(2)母猪产后体温升高,乳房热痛,少乳无乳,可查乳房炎。
(3)母猪产后从阴道排出多量粘性分泌物、少乳无乳,可查子宫内膜炎。
综上就是今天的全部内容,各位新手朋友如果你觉得对你有所帮助,可以收藏备用。
关于几类典型猪病快速诊断方法的精彩图文、热门评论,您可能对惠农网以下推荐的内容感兴趣,欢迎阅读。
推荐阅读:母猪产后不食的原因及解决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