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1年08月28日 20:01:33

红蚯蚓的养殖技术

发布时间:2021年08月28日 20:01:33 来源:惠农网农业专家投稿 阅读量:5990
导读:在农村,我们时常能见到红蚯蚓,如果打算在附近池塘边钓鱼的话,还会在家门口的土里挖些红蚯蚓,其实它不只有钓鱼这些作用,还有很多的用处,因此还有一些人开始单独养殖起来了。那么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来介绍下红蚯蚓…

在农村,我们时常能见到红蚯蚓,如果打算在附近池塘边钓鱼的话,还会在家门口的土里挖些红蚯蚓,其实它不只有钓鱼这些作用,还有很多的用处,因此还有一些人开始单独养殖起来了。那么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来介绍下红蚯蚓的养殖技术吧!

红蚯蚓的养殖技术-图片版权归惠农网所有

红蚯蚓的养殖技术

1、分期饲养

按蚯蚓个体的发育阶段而给予不同的养殖管理,是蚯蚓人工养殖是否能取得高产的关键。传统的“几世同堂”混养法,因为在采收利用上无法分别大小:超过最佳收获期的成蚓,来不及采收,浪费饵料和养殖设备;未到最佳收获期的幼蚓,采收了则降低产量,人工分拣又增加劳动强度。人工养殖时,须建立专门的种蚓池与生产蚓池。

2、薄饲勤除

成蚓每月投料两次,除蚓粪、取蚓茧或倒翻饲育床三四次,每次给料厚度为15厘米到20厘米,一直保持饵料新鲜透气,创造蚯蚓最佳生态环境。适时采收,在以往的资料中,介绍年收获蚯蚓3次至5次。但在生产中发现,在饲料充足的情况下,利用蚯蚓生长繁殖的优势期(性成熟前后,以蚓体出现环节为标志)实行短期(一般以1个月为宜)高密度养殖,而又增加采收次数,及时调节与降低种群密度,保持生长量和采收量的动态平衡,是夺取蚯蚓高产的关键。

3、轮换更新

通过种蚓的不断更新和养殖床的周期轮换,不但保证了种群的旺盛,还避免了在同一床位长期养殖同一蚓群而形成的种群自然衰退。种蚓宜每三四月更新一次。

红蚯蚓的养殖技术-图片版权归惠农网所有

4、养殖管理

蚯蚓养殖分种蚓、蚓茧孵化、前期幼蚓、后期幼蚓和成蚓等几个时期。不同时期的管理要求如下:

(1)种蚓管理

养殖密度宜控制在每平方米2公斤至2.5公斤或每平方米1万条至1.5万条,每隔六七天清除一次蚓粪,采收的蚓茧投入孵化床保湿孵化,同时翻倒种蚓床,用侧投法补料,以改善饲育床生态条件,以利繁殖。

(2)孵化床的管理

孵化基厚度以10厘米至15厘米为宜,孵化基要保持碎细和湿润,每平方米可孵蚓茧5万至6万个,孵化基每月用铁叉松动一两次,以利通气与幼蚓成活。

(3)前期幼蚓管理

待孵化基大部分粪化时,要及时除粪,用下投法补料并及时扩床,以降低幼蚓密度。

(4)后期幼蚓和成蚓管理

后期幼蚓生长迅速,要增加除粪补料次数,用下投法补料并及时扩床养殖;当性成熟进入繁殖期后,要发挥蚯蚓生产和产茧优势,不失时机地降低养殖密度或及时采收利用,或取代旧的种蚓。

5、养殖密度的控制

蚯蚓养殖的最佳密度,以每平方米2.8公斤至3.1公斤或每平方米2万条为宜,在此范围内,投种少、产量高。前期幼蚓养殖密度可稍大于每平米3万条或每平方米2.5公斤;后期幼蚓至成蚓养殖密度可逐渐降至每平方米2万条左右。进行密度控制应与轮换更新结合起来,将种蚓床、孵化床、前期幼蚓床、后期幼蚓床按1:1:2:4的面积比建造,结合扩床养殖,即可达到控制密度的要求。

红蚯蚓的养殖技术-图片版权归惠农网所有

现如今,红蚯蚓的用途是越来越广了,市场需求也比较大,因此养殖前景还是很乐观的,想要有好的养殖成果,还是需要掌握一些相应的养殖技术哦,觉得本文对自己有帮助的话可以保存本文哈!

关于红蚯蚓养殖技术的精彩图文、热门评论,您可能对惠农网以下推荐的内容感兴趣,欢迎阅读。

推荐阅读:蚯蚓规模化关键养殖技术

相关专家推荐
查看更多
赵治华
赵治华·资深畜牧师 | 详情
四川省巴中市平昌县
农村农业局
11759咨询量
14594回复量
擅长:擅长猪,牛,羊,鸡,鸭,鹅,鱼,犬,猫,兔,草鱼,鲢鱼,甲鱼等饲养和疾病防治技术。
限时免费提问
戴届全
戴届全·资深畜牧兽医专家 | 详情
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市
宁乡市农业农村局
13325咨询量
20253回复量
擅长:擅长畜禽鱼蜂等动物疫病防治。
限时免费提问
张廷胜
张廷胜·高级畜牧兽医师、执业兽医师 | 详情
贵州省铜仁市石阡县
石阡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9590咨询量
13035回复量
擅长:擅长猪牛马狗等动物疫病防控
限时免费提问
版权提示:惠农网平台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若发现平台文章存在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处理。
免责声明: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惠农网平台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