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子的果皮具有坚而厚的特殊结构,在种子充分成熟干缩以后,水分和空气不易透入,呼吸作用非常缓慢,处于被迫休眠状态。所以,莲子可以在土中埋藏数百年甚至上千年而不萌发也不腐烂,这是莲子长寿的原因。
为了使莲子在播种后吸收水分和氧气,打破被迫休眠状态,进入萌发生长,在种子催芽前,必须进行破壳处理,而要恰当破壳,则应先了解莲子的基本结构。
莲子的外层为果皮,由受精后的子房发育而成,主要成分为纤维素。在高度角质化的表皮上有气孔,气孔室直达果皮深处。在果皮中具有栅栏状的细胞,排列紧密,这些构造对种子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莲子果皮初为绿色,革质,老熟后转为黑褐色并逐渐变得坚硬。果皮内包藏着种子。种子由受精后的胚珠发育而来,由种皮及胚两部分组成。受精后的早期阶段本有胚乳,在后期被胚吸收消失,故莲为无胚乳种子。
胚由胚芽、胚根 、胚轴及子叶四个部分组成。子叶由两片肥厚、对生的白色叶片组成,其中贮藏丰富的蛋白质及淀粉,是人们食用的部分。胚芽为绿色,有一段短的芽轴、两片互生的幼叶及一个顶芽。两片幼叶的叶柄及对折卷筒状的叶片雏形已可辨认。胚芽基部与两片子叶连接处为胚轴。在两子叶基部凹陷处胚轴的末端为胚根。胚根极不明显,肉眼看不到。但在种子萌发时,胚根即发育成初生根,突破种皮及坚硬的果皮露出。
莲是倒生胚珠,胚芽着生于种子的顶端,破壳时应击破种子的基端,即种子在花托上着生的一端,也就是莲子凹入的一端。破壳最简便易行的方法是在水泥地面上或粗糙的石头上磨,也可用咬口锋利的新老虎钳夹破种子的基部。播种前一般要磨破果皮(即莲子的硬壳),见到褐色种皮为止。夹壳时只要在基部夹2~3毫米裂口即可,切勿夹去太深,以免伤胚。浸种一天后,待胚吸水膨胀,果皮吸水变软时,可以用手沿着破壳处剥去果皮的1/3,使胚外露,以利胚芽伸长。
耕种帮提醒莲子种子破壳部位不能过大过多,如果把莲子的硬壳全部去掉,胚芽就会失去保护,极易腐烂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