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皮在华南地区虽然分布较为广泛,但在过去仅作为小宗水果零星种植,一般是以农户自发小规模种植或房前屋后零星分散种植为主,栽培面积不大,产量较少,未单独统计产量,产业化程度低。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商品经济的发展,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品种改良、栽培技术的提高及贮藏保鲜、加工技术的改进,黄皮的栽培效益被更多的人所认识,近年来,栽培面积不断扩大,已经从过去的庭院栽培逐步走向集约化、商品化栽培。由于栽培习惯所限,从整体上看,黄皮的栽培管理技术水平不高,对黄皮系统化、规范化栽培技术研究和总结较少,产业化程度较低,果品采后商品化处理技术滞后,未能充分发挥黄皮栽培的经济效益。
目前,在广东、广西、海南、福建等地都有黄皮的大面积栽培,但集约化和商品化的栽培,又会带来病虫害的集中暴发。同时,因为黄皮的采收期较短,容易造成大量集中上市,对价格造成了冲击。
另外,黄皮不耐长距离运输,且容易腐烂,其采摘后保鲜技术有待进一步研究。同时,不同消费者对不同品种的需求有所不同,单一品种很难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例如有的消费者喜欢纯甜的品种,而有的消费者喜欢酸甜的品种。针对生产上出现的问题,下一步应加强黄皮的栽培管理水平和产业化程度,进行标准化生产,开展果品贮藏及深加工研究 ,树立品牌,达到优质、高产、高效的目的。
加强抗病和耐贮藏品种的筛选,还要加强不同成熟期品种的筛选。
避免大量集中上市,延长黄皮果实的供应期,同时,进行黄皮保鲜技术的研究,保证黄皮的长距离运输品质不变。开展加工产品的研究,提升黄皮的附加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