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萎病主要为害瓠瓜叶片和茎蔓。由初侵染引起的主要症状是初发病时茎基部症状不明显或呈水渍状淡褐色斑,此时植株叶片自下向上开始萎蔫,中午前后萎蔫更为明显,早晚可恢复常态,数日后不再恢复,从下向上逐渐枯萎。发病后期,植株茎基部稍缢缩,呈淡褐色或不明显,有的纵裂,潮湿时可见白色或粉红色霉状物。由再侵染引起的主要症状,田间发病较迟的植株,为病菌再侵染主茎中下部分枝或节附近而引起的,初发病时茎部症状不明显,病部以上叶片陆续萎蔫,最后枝叶枯萎,病部以下叶片或分枝不萎蔫,拔起植株,茎基部及根部不变褐色,但根系不发达,须根少,纵剖病茎,可见病部以上维管束变褐色,而病健交界处以下维管束不变褐色。
瓠瓜枯萎病病菌通过灌溉水和雨水飞溅,从植株地上部的伤口侵入,并进行再侵染。地下部当年很少再侵染。连作地或使用了未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地势低洼、植株根系发育不良、天气湿闷时发病重。
在瓠瓜枯萎病发病前或病株初见时用多菌灵和三唑酮溶液灌根2次,间隔14天灌1次,开花初期喷施多菌灵和植保素等2~4次,间隔7~10 天一次。本方法对由初侵染引起的枯萎病效果显著,但对由再侵染引起的枯萎病防效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