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姜从播种后到出苗这段时期,如温度适宜姜芽生长,能不能长出壮苗,是受到土壤水分影响的。姜种在土壤里要长芽、生根、出苗,这一过程除本身含有的水分供给以外,还要从土壤吸收较多的水分,才能满足其生长要求。在一般情况下,姜种的正常含水量在70%~80%,在这个范围内,姜种的生理代谢功能不受影响,如含水量低于正常,时间过长,其生理代谢功能将受到阻碍。一般在早春雨水均匀的年份,或干旱能灌水的姜田,土壤含水量和姜种正常含水量基本平衡时,姜芽、姜根生长粗壮,出苗快,出苗壮,姜苗茎高叶长,生长旺盛。早春严重干旱没有灌溉水的姜田,土壤非常干燥,含水量不足50%,姜种失水严重,出芽、出根细、少,出苗迟、弱,姜苗茎矮叶短,茎叶呈淡黄色,生长缓慢。
为保证生姜顺利出苗,播种时必须浇透底水,通常直到出苗达70%左右时,才开始浇第一次水。但也应根据当地的土质及墒情灵活掌握,如为沙质土壤,保水性差,遇干旱天气,虽然尚未出苗,但土壤已十分干燥,在这种情况下,应酌情浇水。浇了这一水之后,需经常保持土壤湿润,以防土壤板结,影响出苗。如为黏质土,保水性好,则可待出苗70%左右再浇水。出苗后的第一水要浇得适时,不可太早或太晚。如浇得太早,土表易板结,幼芽出土困难,易造成出苗不齐;若浇得太晚,姜芽受旱,芽梢容易干枯。
有的年份,姜播种后,连续下雨,姜田排水不良,畦沟积水,特别是采用低畦种植的姜田,因畦沟积水,水浸到姜种,时间长了会引起烂种烂芽,未腐烂的姜种由于土温低,氧气缺乏,姜根发育不良,并有部分姜根腐烂,姜苗出土后长成弱苗或僵苗。因此,土壤水分过多对姜苗生长不利,播完种后要及时搞好姜田排水,做到下雨时畦沟不积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