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是棉花生长的基础条件,土壤环境的好坏,土壤肥力的高低,不仅影响棉花植株的营养生长,而且直接关系到棉花产量的高低与品质的优劣。
棉花对土壤生态环境的适应能力比较强,但以土层深厚、质地疏松、肥沃、排水良好、地下水位较低、土壤pH近中性范围的砂质或黏质壤土最为理想。
棉花属圆锥根系,由主根和侧根组成。耕层深厚、质地疏松、透气良好的壤土或砂壤土,根系生长发育良好,棉株结铃早,吐絮快。而质地黏重的土壤,结构过于紧实,通气不良,阻力大,根系不能顺畅伸展,吸收养分和水分的能力下降,致使棉株长势弱,从而影响产量。
棉子萌发与根系生长发育均需适宜的土壤温度。25~30℃为棉子萌发的最适温度,而棉花根系生长最适温度为28~30℃。温度影响养分离子的迁移和供应,温度高时,养分扩散迁移的速度快,有利于根系对养分的吸收。
土壤pH为6.5~8.0时棉花能正常生长,酸碱度在5.5以下的过酸土壤或超过8.5以上的过碱土壤,都不利于棉花的生长。
棉花有一定的耐盐碱能力,从棉子发芽至始蕾期逐渐增强,蕾期和初花期又逐渐下降,结铃期抗盐性最强。土壤含盐量在0.1%时,还较易保苗,但氯化物盐类超过0.3%或含硫酸盐超过0.4%时,一般不宜植棉。
棉花对土壤水分和地下水位有一定的要求。不同生育期要求田间持水量不同,幼苗为55%~70%,现蕾期60%~70%,开花期70%~80%,吐絮期55%~70%。棉花对地下水位的要求因地理条件而异,以0.9米较好。受地下水矿化度影响大的地方,要求地下水深2~3米。长江流域棉区,地下水位一般宜保持在地面以下1.0~1.5米范围。灌溉条件好的棉区,地下水位宜低,干旱地区可略高。
棉花对矿质元素的要求比较广泛,属于全营养型,土壤养分含量与棉花产量密切相关。各棉区土壤矿质元素的丰缺程度,受土壤母质、植被生态、人为施肥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并对棉花生长产生重要作用。据研究资料显示,我国棉田土壤肥力的基本特点是土壤有机质含量偏低,氮、磷俱缺,在相当大的面积上出现施钾有效和微量元素缺乏等问题。
据测定,长江流域棉区土壤有机质含量为1.17%~1.55%,全氮含量为0.084%~0.113%,速效磷含量为13~26毫克/千克,速效钾含量为93~149毫克/千克,属于施用磷肥和钾肥有效区域,但要注意与氮肥配合施用。土壤有效硼多为0.22~0.49毫克/千克,尤其是安徽、湖南、湖北土壤有效硼仅为0.22~0.29毫克/千克,明显偏低,属于硼肥显效区。土壤有效锌为0.85~1.31毫克/千克,有的地区处于施锌有效区域,有的地区属于潜在缺锌边缘。
北方冀、鲁、豫、晋等棉区土壤有机质为0.85%~1.09%,全氮为0.057%~0.076%,土壤速效磷11~18毫克/千克,速效钾平均为145毫克/千克,土壤速效硼0.46~0.69毫克/千克,速效锌0.61~0.85毫克/千克,属于有机质和全氮偏低、严重缺磷、潜在缺钾及施硼肥、锌肥有效区域。由此可见,棉花要高产、优质、高效,必须依据棉田土壤养分丰缺状况及
肥料效应函数,通过测土配方与平衡优化施用氮、磷、钾及微量元素肥料,才能增加棉花产量、改善品质、培肥地力、持续高产、提高植棉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