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榔果腐病最早由Butler于1906年在印度迈索尔邦首次报道,主要表现为果实腐烂和青果大量脱落。槟榔整个生长期均可受害,侵染果实可造成减产10%~90%,侵染生长点及树冠部能够造成相应部位坏死,若不加注意并及时处理,将对植株造成致死性影响。近年来该病在我国海南部分槟榔园时有发生。以下耕种帮就介绍槟榔果腐病症状、槟榔果腐病发生规律和槟榔果腐病防治方法。
槟榔果腐病危害与症状
发病初期,果实表面呈现暗绿色水溃状圆形病斑,严重时,小斑点融合成片,使果实表面呈黑绿色。病原菌孢子囊萌发产生菌丝及芽管从表皮组织的气孔侵入,病斑迅速扩展,在潮湿的条件下病斑表面会形成一层白色的菌丝体包裹整个果实表面,致使果实干枯并从萼片处脱落,严重发病的植株果柄及花序轴也可受害。果实受害,不仅导致产量降低,而且使果实失绿,品质下降,受害槟榔果不适于食用,果实的整个生长发育期都易感染此病。病原菌可继续向上侵染幼嫩的生长点附近,感病的心叶轴最初发黄,后变褐下垂,心叶幼嫩组织腐烂,有臭味,造成芽腐症状,受害心叶很容易拔起。外围叶片变黄下垂,祜萎脱落。病原菌可沿着槟榔茎干向下侵染,严重的可导致树冠腐烂脱落,最后植株死亡,剩下光秃的树干。
槟榔果腐病的病原菌
在我国,该病由卵菌门卵菌纲霜霉目疫霉属真菌槟榔疫霉Phytophthora arecae(Coleman)Pethybridge引起。病原菌菌丝培养初期无隔,后期有隔,直径为8~9μm。病原菌通过产生孢子囊和厚垣孢子进行无性繁殖,孢子囊椭圆形、近球形或倒陀螺形,易脱落,大小为(48X70)μm~(35X40)μm,长宽比为1.1~1.4,顶端具球形或近球形乳突。孢囊梗狭长,宽约2.5μm,合轴式不规则分支。个别菌株也可产生厚垣孢子,球形,直径35~60μm,孢壁厚1μm。有性生殖产生卵孢子,属异宗配合型~个别菌株单株培养或在受害的槟榔果实上也会发现有***。藏卵器直径为10~40μm,壁平滑。卵孢子几乎填充整个藏卵器,直径为28μm,壁厚2~4μm。雄器宽度常大于长度,大小为14μmX15μm。在玉米粉培养基上病原菌生长良好并易产孢;在胡萝卜培养基上菌丝平滑,呈放射状生长;在PDA培养基上菌丝均匀生长。最适生长温度27~30℃。菌丝最低、最适及最高生长温度分别为10~12℃、27~30℃、35℃。
槟榔果腐病发生规律
槟榔果腐病的发生同气候条件密切相关,在多雨的季风季节(6~10月份)发生较重。芽腐病除在季风季节发生外,在温度较低的月份(11~12月份)也可造成危害。在印度,该病通常在季风季节(6~9月份)开始后的15~20天内发生,最长40~50天可发生果腐病,可持续到雨季(8~9月份),尤其以多雨地区、沟谷以及四周有密林、环境湿度大的种植园,发病更严重&连续大规槟降雨、间歇光照、低温(20~23℃)及高湿(>90%)条件适宜发病,病害蔓延迅速。短期强光照射有利于孢子囊形成和游动孢子释放。在适宜的条件下,游动孢子从孢子囊内释放出来,在有水的条件下萌发,从气孔侵入果实表面。当气候条件不适宜时,病原菌以休眠菌丝体和卵孢子在槟榔感病的落果、干枯花序以及土壤中保持休眠状态,抵御不良环境。病原菌主要通过雨水滴溅进行传播,因此一般不会造成长距离输送。此外,风和昆虫也可进行二次扩散传播。耕种帮提醒槟榔园种植密度大、地势低洼、荫蔽度大,病害发生重。除槟榔外,该菌还可侵染檀香木和麻风树等。
槟榔果腐病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加强田间栽培管理,适时施肥,提高植株抗病性。合理密植,加强园内卫生管理,清除和焚毁感病的果实、花序及其他植物残体和潜在寄主植物,以减少侵染源,降低发病率。砍除槟榔病部后,应以波尔多液泥浆涂抹伤口,以防再次感染。在印度,雨季来临前套聚乙烯塑料袋对槟榔果穗进行保护,可有效防治果腐病的发生,而且对人和环境都好。
2、化学防治。防治芽腐病和果腐病应以预防为主,雨季来临前对槟榔树冠部位喷施波尔多液进行保护;使用触杀性药剂如王铜、代森锰锌等有较好防治效果,但因其较差的持效性,因此一般不在季风季节使用;喷施40%乙磷铝200~300倍液和65%甲霜灵600~800倍液等内吸性杀菌剂对防治果腐病有较好效果;此外,重病株可采用
葡萄糖瓶茎干注射乙磷铝或十三吗啉,有利于病树吸收和抑杀病原菌。
3、生物防治。有研究表明,生物防治也是控制该病的一条潜在有效途径。据印度专家报道,一些真菌和细菌,如绿色木霉、哈茨木霉、疣孢漆斑菌、土趜霉菌焚光假单胞菌对蜜色疫霉具有较好的生防潜能;一些植物提取物,如散沬花、圣罗勒提取物对抑制土壤中疫霉菌菌丝生长有明显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