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榔茎基腐病是一种慢性病害,在荒芜失管的槟榔园,发病率可达20%甚至更高。槟榔发病初期很难发现该病,外层叶片首先表现凋萎黄化,似缺水状,随后向内部扩展,花序发育停止,节间缩短。病菌自茎基部向上扩展,在距地面1.5m以内的茎干上出现褐色、腐烂病斑,斑点逐渐扩大联合,后期有黏稠状、褐色液体从里面渗出;根部表现出了变色和腐烂的症状,受害根部变脆、变干,伴随着发臭的气味。发病后期,在植株的茎基部长出白色近圆形、盘状真菌子实体,以后变为淡红褐色。由于根茎被破坏,营养和水分的向上运输受阻。干旱情况下,树冠呈暗黄色,叶片干枯,脱落,只剩下光秃树干。受侵染的茎部由于脆弱,在大风期间容易折断。
槟榔茎基腐病的病原
该病的病原为赤芝,属担子菌门、层菌纲、非褶菌目、灵芝属真菌。该菌为异宗配合,具四极性。菌丝无色透明,随后变为淡黄色至黄褐色,直径1~2μm,容易沉淀草酸钙结晶,老菌丝易形成锁状联合。在实验室内培养40天的培养基上,菌丝可形成圆形、白色、薄壁,大小为14μmX20μm的分生孢子。担子果随后转为棕红色、平滑、有光泽,中央或一侧具柄。厚垣孢子金黄色;担孢子浅棕色、黄棕色至棕色,壁厚大小为(8.3~10)μmX(5.4~6.7)μm。子实体中等到大型,菌盖半圆形,肾形或近圆形,具环状棱纹和辐射状皱纹,边缘薄。病菌子实体直径3.0~16.5cm,宽3.5~11.0cm,厚0.8~1cm,无柄或有短柄,侧生于病树茎干基部的侧面,或从病树的表层病根上长出;子实体有蘑菇香味,上表面呈锈褐色,有褶皱;边缘白色,略向上;下表面光滑呈灰白色。病原菌在Waks-man培养基上生长良好,在麦芽浸膏琼脂培养基上生长茂盛。病原菌在pH值为3~7的范围内均可生长,最适pH值为5.5~6.5。该菌在土壤中生长的湿度范围为40%~80%,病原菌可利用多种碳水化合物,其中麦芽糖是最适碳源。碳水化合物比有机酸和碳酸盐更易被病原菌利用,蛋白胨和甘氨酸分别是最适N源和最适氨基酸,真菌在培养基上能够产生多种水解酶,健康根组织中酚及酚氧化酶的含量比受害组织中高。病原菌可降解木质素、纤维素和多聚糖,寄主范围广泛,除槟榔外,还可侵染椰子、油棕、
芒果、凤凰木、水
黄皮、木麻黄、山扁豆、罗望子、
菠萝蜜、油柑和刺苞菊等。
槟榔茎基腐病发生规律
该病可侵染槟榔各龄植株,5~10年生槟榔最易感病,成龄槟榔发病较轻。土壤属于黏土,通透性较差,湿度较大,有利于病原菌的定殖和扩展。病原菌传播主要靠根系接触,人工接种需8~9个月才能表现症状。病害从侵染根部开始,主要靠土壤传播,还可通过孢子、灌溉、农事操作和空气进行传播。该病在失管、排水不良、种植过密的槟榔园发病较重,在坚硬的黑色酸性土,铁含量高、钙含量低的土壤,感病更为严重。由于该病潜育期较长,因此对该病进行早期诊断检测显得尤为重要。据国外学者报道,一种荧光免疫技术可对病原菌实施有效的早期检测。
槟榔茎基腐病防治措施
1、农业防治。定植前彻底清除或毒杀园中的感病树桩、树根,槟榔园周围的野生寄主也要清除;加强管理,合理种植,不要种植过密;消灭荒芜,增施
肥料,增强槟榔对病害的抵抗性;定期检查病情,发现病株应及时处理,以受害植株为中心,挖宽30cm、深60cm的隔离带进行隔离,以防接触健康槟榔。对死株或无救病株要连根挖除并将担子果、受害树桩及根系及时清除并烧毁;耕种帮提醒避免在槟榔园附近种植易感病的树种,如凤凰木、铁刀木等。
2、化学防治。研究表明,多种化学药剂,如放线菌酮、克菌丹、氯化汞、福美双、四氯丹、萎锈灵、金霉素等对病原菌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土壤湿度对
农药药效的发挥有重要影响。福美双、四氯丹、苯菌灵、萎锈灵、金霉素和硫酸铜在较高的土壤湿度下对病原菌有抑制作用;定期使用波尔多液或克菌丹进行土壤消毒;在病害发生早期,每株根饲125mL1.5%的十三吗啉,对抑制病害扩展有较好效果。对发病槟榔园,每一季度应施用十三吗啉进行土壤消毒处理,以降低病害发生率。
3、生物防治。据印度学者报道,一些真菌和细菌,如绿色木霉、哈茨木霉、芽抱杆菌、小麦根圈焚光假单胞菌对病原菌菌丝生长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绿色木霉、芽孢杆菌的抑制效果要分别好于哈茨木霉和小麦根圈荧光假单胞菌,此外,这些生防菌还可促进植株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