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蚜虫形态特征
小麦蚜虫主要种类为麦长管蚜、麦二叉蚜、禾缢管蚜、麦无网长管蚜。属于同翅目蚜科。麦蚜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都以无翅型孤雌胎生若蚜生活。在营养不足、环境恶化或虫群密度大时,则产生有翅型迁飞扩散,但仍行孤雌胎生,只是在寒冷地区秋季才产生有性雌雄蚜交尾产卵。卵来春孵化为干母,继续产生无翅型或有翅型蚜虫。卵长卵形,长为宽的1倍,约1毫米左右,刚产出的卵淡黄色,逐渐加深,5天左右即呈黑色。干母、无翅雌蚜和雌性蚜,外部形态基本相同,只是雌性蚜在腹部末端可看出产卵管。雄性蚜和有翅胎生蚜外部形态亦相似,除具性器外,一般个体稍小。
小麦蚜虫为害症状
苗期多集中在叶背、叶鞘,小麦拔节、抽穗后,多集中在叶、茎、穗部,以吸食小麦植株汁液为害,并排泄蜜露,影响植株的呼唆和光合作用,被害处出现黄色斑点,并随着为害加重,叶片发黄,生长较弱,甚至整株枯死。小麦受害影响产量最大的时期是灌浆期至乳熟期,一般每穗蚜虫超过10余头就可造成减产。
吡虫啉、啶虫脒、抗蚜威、灭多威、氧化乐果、乐果、溴氰菊酯(敌杀死)、高效氯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功夫)、高效氟氯氰菊酯(保得)及其混剂等。
小麦蚜虫防治方法与用药要点
1、防治指标:根据本地栽培制度、品种类型及小麦生育期因地制宜确定本地的防治指标,以便选准防治田。一般小麦每100丛达到500头的虫量就要采取防治措施。
2、防治适期及施药次数:吡虫啉、啶虫脒等药剂药效期较长,药效较好,宜于低龄若虫始盛期施药,即冬小麦拔节后、春小麦出苗后,蚜虫由叶片向穗上转移时施药,施药1次便可控制为害;抗蚜威、灭多威、氧化乐果、乐果、溴氰菊酯(敌杀死)、高效氯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功夫)、高效氟氯氰菊酯(保得)及其混剂等,药效迅速、药效期短,于若虫盛发高峰期用药,重点抓抽穗灌浆期用药,大发生年份,间5~7天再施药1次,连续施药2次。
3、用药应考虑使用吡虫啉、啶虫脒、抗蚜威等对天敌影响较小的药剂,以便充分发挥天敌控制蚜虫的作用,减少用药成本。
4、耕种帮提醒由于各地麦蚜的抗药性不一样,在选择用药品种和使用量时应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而定。
5、氧化乐果属高毒农药,施药时应注意做好安全防护,高温季节不能采取低容量或超低容量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