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追肥:种植后施好提苗肥、分蘖肥和孕茭肥。掌握的原则是前促、中控、后促。
春种的返青后,约在移栽后7-10天,根据
基肥、苗情情况,施好一次提苗肥;第一次追肥后10天左右施一次分蘖肥,亩施
复合肥60-100斤,使茭白生长健壮,促进分蘖;植株开始孕茭时(扁秆期),及时追施一次追肥,以促进肉质茎肥大,提高产量,亩施腐熟厩肥或人粪尿4000-6000斤。
2、灌水:茭白在整个生长期间不能断水,水位的高低随着不同的生育阶段进行调节。一般按照浅-深-浅的原则进行,掌握浅水移栽,适水活苗,薄水促蘖,深水、活水孕茭,浅水收获。
种植时以3-4厘米的浅水为宜,以利早春地温升高,促进成活返青;成活后可加深到6-7厘米,以后随着植株的生长,逐步加深到18-20厘米水位,但不能超叶枕(茭白眼);采收期浅水采收。
3、除草:种植茭白前进行耙田除草,以后田间发生的草要用手工拔除,一般进行2-3次。
4、剥枯叶、拉黄叶:在植株分蘖后期,清除枯老的叶片,使株丛内和株丛间通风透光,以利植株孕茭。
5、病虫害防治:注意茭白锈病、茭白胡麻叶斑病、飞虱、螟虫等病虫害防治。采用以农业防治为主,必要时结合进行化学防治。防治飞虱应掌握在低龄若虫期,
农药可选用
吡虫啉、
噻嗪酮兑水喷雾,防治螟虫应在孵化高峰期,用杀虫双兑水喷雾;防治病害应选择在发病初期田间出现零星病斑时,即要抓紧用药防治,
农药可任选
苯醚甲环唑、
甲基托布津、
多菌灵、晴菌唑等。此外,在孕茭前及孕茭期慎用
杀菌剂,防杀伤黑粉菌,产生不孕雄茭,在采收茭白前10天禁止使用任何
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