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药剂拌种针对的主要防治对象
1、防治小麦条锈病,兼治小麦白粉病。
2、土传病害,包括小麦全蚀病、根腐病。
3、系统侵染性病害,包括小麦秆黑粉病、散黑穗病和腥黑穗病。
4、地下害虫,包括蝼蛄、蛴螬和金针虫。
小麦药剂拌种方法
1、小麦条锈病的防治:
选用具有内吸传导作用、持效期长的三唑类
杀菌剂,如
三唑酮(又名粉锈宁),三唑醇(又名羟锈宁),丙环唑,特普唑,
烯唑醇,
戊唑醇等。三唑类
杀菌剂的有效作用浓度很低,药剂处理麦种后有时会出现出苗迟缓、植株矮化的现象,但对出苗率、后期生长及产量没有任何影响。只要按药剂说明书的要求用量拌种,就能达到很好的防治效果。如用15%
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拌种,一般用药量为种子重量的千分之二,即200克药剂干拌麦种100公斤。
2、地下害虫的防治:
防治地下害虫的常用药剂主要有:3%
辛硫磷颗粒剂、5%毒?辛颗粒剂、15%毒·辛颗粒剂、5%二嗪磷颗粒剂、50%
辛硫磷乳油和48%
毒死蜱乳油等。
(1)拌种处理。对地下害虫一般发生区,可选用50%
辛硫磷拌种:按种子重量的0.2%,即100斤种子用药100克,兑水2~3公斤。也可用48%
毒死蜱乳油,按种子重量的0.3%拌种,拌后堆闷4小时即可播种。
(2)土壤处理。对地下害虫严重发生区,则要采用土壤处理和药剂拌种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防治。鉴于我省大部分地区的农作物是采用地膜覆盖种植模式,因此,最好是在覆膜前进行土壤药剂处理。即每亩用3%
辛硫磷颗粒剂2~3千克;或5%毒·辛颗粒剂1500克;或15%毒·辛颗粒剂500克;或5%二嗪磷颗粒剂1000克;或50%
辛硫磷乳油300克,兑少量水稀释后,与50千克细砂土混合制成毒土,均匀撒施于地面后,使药剂能充分均匀地混到土壤的耕作层中,然后再整地、覆膜播种。
(3)播种沟处理。每亩用50%
辛硫磷乳油250克,用适量的水稀释,或每亩用5%毒·辛颗粒剂800~1600克,或15%毒·辛颗粒剂300~500克,或5%二嗪磷颗粒剂800~1200克,与50千克细砂土混合均匀,制成毒土,撒施于播种沟或播种穴内,覆一层细土后再行播种。
3、小麦腥黑穗病、根腐病、全蚀病的防治:
对上述三种病害,可用40%五氯硝基苯,按种子重量0.5%的用药量拌种。也可选用6%
戊唑醇(立克秀)悬浮剂一袋(10毫升),加水1斤,拌种50斤。或用15%
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的0.2%,或20%
三唑酮乳油按种子重量的0.15%拌种。对小麦全蚀病严重发生区,可选用12.5%硅噻菌胺(全蚀净)悬浮剂拌种。一般用全蚀净一袋(20毫升),先兑水300~500毫升,可拌20~25斤种子,拌匀后闷种4小时,在阴凉处晾干后即可播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