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2025-01-21 05:06 作者:李先生
症状
灰霉病发生于杜鹃的叶和花部。在潮湿情况下易发生,在植株遭受冻害及其他创伤时尤易感染发病。春季,在室内外栽培的杜鹃的花部常感染灰霉病。发病初期,花瓣上出现坏死斑点,扩展很快,并相互连接形成大型病斑。在湿度高的条件下,病部产生大量灰色的分生孢子层,灰霉病因此而得名。
病原
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 Pers.ex Fr.]属半知菌亚门。病原菌的子实体从菌丝或菌核生出。分生孢子梗丛生,灰色,后转褐色,分生孢子卵形。其有性世代富氏葡萄孢盘菌[Botryotinia ***eliana (de Bary) Whetze],属子囊菌亚门。
杜鹃灰霉病的防治措施
一是应加强栽培管理,防止冻害,减少病害发生。
二是室内培养杜鹃要注意通风,不要过于潮湿。
三是日常管理中,发现病叶、病花,应及时摘除烧掉。
四是必要时用50%氯硝胺1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用喷克菌稀释800-1000倍液喷洒防治。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914590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