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蝗有哪些危害?竹蝗一般在什么时候发生?用什么农药可以防治竹蝗?以下耕种帮种植网就作简单介绍,供网友们参考。
一、竹蝗的危害
危害竹子的蝗虫主要有黄脊竹蝗和青脊竹蝗两种,以黄脊竹蝗发生与危害较为普遍。黄脊竹蝗别名竹蝗、蝗虫、蚌标、飞蝗、跑枯子、花蚌标、花鸡子、蚌鸡子,分布于安徽、江苏以南各地,喜爱取食毛竹叶,还取食玉米、水稻等5科20种植物。成虫、若虫取食叶片,将叶片食成缺刻,大发生时,将竹叶吃尽,如同火烧一般,新竹被害即枯死,老竹被害后2~3年内不发新笋,被害竹的竹秆内往往积水,不能利用。
二、竹蝗发生规律
黄脊竹蝗和青脊竹蝗都是1年1代。以卵在土中卵囊内越冬。湖南5月初、浙江5月下旬开始孵化,孵化期长达50天。若虫期50~55天。7月上旬开始羽化,7月中、下旬开始交尾,8月上旬产卵。产卵延至到10月底、11月初。5月当日均气温在25℃以上时,卵开始孵化,有利于孵化的相对湿度为60%~80%。孵化时以晴朗天气14~16时为多。初孵若虫当天不吃食,集中栖息于小竹及禾本科杂草上,次日取食竹叶、杂草,使叶边缘呈现许多缺刻。取食多在6~9时、16~20时进行。1龄末、2龄初开始上大竹危害,3龄全部上大竹。跳蝻有群聚迁移习性,以4、5龄较为明显。跳蝻蜕皮前1天停止取食,亦不活动,蜕皮集中在9时左右,需经半小时,蜕皮后第2天方可取食。跳蝻每增加1龄,平均食叶量均增加1倍,以第5龄食叶量最大,约占若虫期食叶量的50%。迁飞多发生在晴天或炎热天气。除气象因子外,迁飞还寻找食料和适宜的产卵地点,迁飞距离长达10多千米。羽化后20天左右成虫性成熟,此阶段成虫食量最大。成虫交尾多在白天,以5~7点、17~21点最多。雌雄成虫均可多次交尾。雌成虫再经半个月补充营养开始产卵。
三、竹蝗防治方法
1、科学施肥,要施用充分腐熟的农家肥;合理砍伐,保持适当密度,提高植株抗病力;及时中耕翻卵,挖出卵块置于纱笼中,以便卵寄生蜂飞出;还可在大多数跳蝻出土但又未上大竹前,于清晨露水未干时,手持竹扫把,在小竹、杂草或灌木上捕打跳蝻。
2、黄脊竹蝗天敌颇多,捕食蝗蝻及成虫的鸟类有小噪鸟、画眉、燕子、竹鸡、红嘴蓝雀、喜鹊等;另外,红头芫菁幼虫捕食蝗卵,步甲、食虫蝽、食虫虻、蚂蚁捕食跳蝻,螳螂、胡蜂捕食成虫及跳蝻;还有,黑卵蜂寄生蝗卵,小寄蝇寄生跳蝻,追寄蝇寄生成虫。还有一种抱草瘟的寄生菌,寄生竹蝗抱竹而死。要合理加以利用,并注意保护。
3、加强监测,防治初孵若虫,可用2.5%溴氰菊酯乳剂8000倍液,50%敌敌畏乳油3000倍液,或90%敌百虫2000倍液,喷雾,效果均好;如果成虫或高龄若虫多已上大竹,采用烟雾剂熏杀。
如您有更好的建议和方法请在下方留言告诉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