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棉花种植技术 棉花病虫害防治 棉花品种 棉花百科 棉花视频

棉花铃期常见病害防治技术

2017-11-22 06:39 作者:李先生  

  棉花烂铃的发生与铃位关系密切。开花后30天的棉铃极易罹病,基部重于中上部。如第一圆锥体的烂铃率为22.15%,第二圆锥体的烂铃率为2.32%,第三圆锥体的烂铃率为0.06%,表明第一圆锥体的烂铃发生最重。基于棉花烂铃发生的部位和特点,棉花烂铃防治和主攻目标为棉花中下部烂铃,化学防治适期在8月中下旬。

棉花铃期常见病害防治技术 

  棉花铃期常见病害防治技术
  1、改善生态条件:
  防治棉花烂铃的一个重要措施就是要创造一个减少烂铃发生的生态条件。一是要合理布局、科学安排株行配置,改善田间空间分布。二是要合理促控,使棉花群体生长在一个合适的范围内,保证开花结铃后有较好的通风透光条件。三是要搞好田间水系,以降低田间湿度,控制烂铃发生条件。四是要防治虫害,减少虫伤烂铃。

  2、整枝调节:
  去除基部果枝和化学药剂调节生育期,减少早桃、增加伏桃、早秋桃,从部位和季节上错开烂铃易发生的时期。
  棉花一生自然脱蕾在1/2以上,补偿能力强,早期去枝,疏去少量的蕾,促使重新生成有效花蕾,提高坐铃率。一般情况下,基部果枝的蕾多数是早期脱落。据试验,去三台果枝43天后,补偿率达45.33%,果节数不减,脱落率比对照低5.38%,单株成铃趋补偿,铃病防效为58.0%。因此,只要栽培技术得当,及早期摘除基部三台果枝,可充分发挥棉花的自身补偿能力,提高植株的结铃部位,改善棉铃的微生态环境,减少烂铃的发生,可获得较高的棉花产量和经济效益。此外,合理应用生长调节剂于长势较旺的棉田,减少棉花疯长所造成的郁闭,亦可达到减轻烂铃的效果。

棉花铃期常见病害防治技术 

  3、科学施肥:
  根据试验结果,烂铃有随着氮肥增加而递增的趋势,如每亩尿素5kg、10kg、15kg,烂铃率(病指)分别为3.94%(病指3.93)、8.71%(病指8.35)、10.04%(病指10.04)。在氮肥与磷肥或有机肥按不同配比的多个组合中,其中,以每亩氮肥10kg与磷肥3kg的配方为佳,烂铃率较低(病率为1.19%,病指为1.08)、果枝数较多、结铃数较高。

  4、摘黄桃:
  实践证明,摘黄桃有减轻损失、保产保值效果。在运用这一技术时要掌握以下5点。
  一是因时制宜抢摘。早秋桃多,下部桃多,田间群体大、湿度大、通风透光条件差的田是摘黄桃的主要对象田。阴雨时间长、日照少,田间烂铃发展快,是摘黄桃的气候指标。
  二是摘早不摘迟。从8月下旬、9月上旬开始,以摘伏前桃、伏桃为主。
  三是摘下不摘上。摘黄桃的部位是下部5~6台果枝,即主要是基部2个圆锥体。
  四是摘黄不摘青。铃期45天前后是黄桃向烂铃高峰期转化的转折点,为了既少影响产量、品质,又少形成烂铃,摘黄桃的时间应掌握在45天前后。外观苞叶黄枯、铃壳转黄、油点明显、手捏开裂。
  五是摘雨不摘晴。遇连续阴雨天气,烂铃盛发时要抢摘,见黄就摘,天天摘。天晴雨少要迟摘、少摘,隔日摘。干旱少雨不摘,应让其自然吐絮。

棉花铃期常见病害防治技术 

  5、药剂防治:
  根据江苏省试验,药剂防烂铃有一定效果,一般可减少烂铃1/3~1/2,应作为防治烂铃的主要手段。尤其是在实现集约化栽培和具有一定规模效益的农户,更应重视这项措施。在各药剂中以高脂膜、乙腾铝效果最好,代森锰锌次之。使用乙瞬铝较为经济。代森锰锌耐雨水冲涮,可在雨期使用。安息香酸钠成本低,亦有一定效果,可结合杀虫剂使用,省工节本。
  防治烂铃喷药适期一般是8月中下旬至9月上旬,第一次喷药在开花期后25天前后;秋雨早的,可适当提前,天旱少雨,可适当推迟,共喷3~4次。
  综上所述,无论棉花苗期病害、棉枯、黄萎病害和铃期病害,除了各自引起病害的病原菌不同外,感病的棉花品种和适宜病害发生流行的外界条件均是引起病害发生的基础条件,其气象条件中的温度和湿度又是左右病害发生流行的重要条件。在满足了病原菌、感病寄主品种和气象条件后,病害就会发生流行,这三个条件中,除气象条件年度间的变动较难预测外,其余通过检测手段均能测定。因此,从某种角度来看,病害的发生轻重与气象条件有直接关系。经常掌握每年的气象预测资料,有助于正确指导和制定病害的综合防治措施,使得病害所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棉花铃期病害的发生与流行原因 下一篇:氧乐果防治棉蚜方法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