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知识> 野鸭是几级保护动物
野鸭是几级保护动物
时间:2022-08-11 13:55:00 来源:说植物
狭义的野鸭是指绿头鸭,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一般人工养殖三代以上可以食用,而广义的“野鸭”包括很多种,大部分野鸭品种也多为省、地区一、二级保护动物。人工养殖的野鸭多为绿头鸭,被驯养的绿头鸭抗病力强、成活率高、适应性广、群居性好、食性多样、饲养简单,同时还具有饲料消耗小、饲养周期短等优点。
野鸭的种类
1、中华秋沙鸭: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严禁捕捉与宰杀。
2、绿头鸭:属于比较常见的大型野鸭,养殖的绿头鸭个体肥大,但肥而不腻,肉质鲜嫩味美,营养丰富,享誉国内外。
3、针尾鸭:头为深褐色,颈侧与下体连成鲜明白色,翼镜为暗铜绿色,中央尾羽延长。
4、绿翅鸭:体型小,翼镜金属绿色,头部为深栗,两侧有绿色带斑。
5、花脸鸭:颈及尾下覆羽绒黑,脸两侧棕白,眼下和颈基各贯以黑纹,翼镜铜绿。
6、罗纹鸭:头顶为栗色,头侧和头后的冠羽铜绿,喉纯白,前颈有一黑领,体羽发灰。
7、斑嘴鸭:颜色为羽褐色,上嘴黑,端有黄斑,翼镜紫蓝。
8、赤膀鸭:上体多为暗灰褐色,杂以波状白纹,胸褐色,有新月状白纹,腹灰白,翼镜黑白两色。
9、赤颈鸭:头顶为棕白,头颈大都栗红,背灰白而带暗色纹状,翼镜暗灰褐。
10、白眉鸭:头顶与喉为黑褐色,具白眉纹,翼镜灰绿。
11、琵嘴鸭:嘴前端扩大成铲状,头颈为黑紫色,胸白,翼镜绿,腹红褐。
野鸭怎么分辨公母
1、成年野鸭:雄野鸭尾羽中央有4枚雄性羽,为黑色并向上卷曲如钩状,颈下有一非常明显的白色圈环,而成年雌野鸭则无这些特征。
2、雏野鸭:托在手上,头较大、颈粗、昂起且长圆狭小,鼻基粗硬,平面无起伏,额毛直立的为雄野鸭;雌野鸭则头小,身扁,尾巴散开,鼻孔较大且略圆,鼻基柔软,额毛贴卧。
相关推荐

-
猫埃立克体病及相关感染
单核细胞埃立克体病是由立克次氏体引起的。在狗身上,这种疾病通常是由犬埃立克体引起的,尽管有时也会涉及其他类型的立克次体。在非洲、法国和美国,偶尔会在猫身上发现类似的疾病;然而,导致感染的确切物种尚未确定。这种疾病是由蜱传播的,蜱在喂食受感染的动物后被感染。
2025-02-11 -
猫的炭疽病
炭疽是一种通常致命的传染病,通常感染食草动物,但也可能感染所有温血动物,包括猫和人类。由于诊断不足和报告不可靠,很难估计全球炭疽的真实频率;然而,几乎每个大陆都有炭疽病的报道。在正常情况下,炭疽在美国的爆发极为罕见。2001年,炭疽因其可能被用作生物武器而在美国遭受恐怖袭击时受到广泛关注。
2025-02-11 -
猫淀粉样变性
淀粉样变性是一种当淀粉样蛋白沉积在身体的各个器官中时发生的疾病。某些类型的淀粉样变在猫身上是遗传性的。众所周知,阿比西尼亚猫有遗传性淀粉样变性的风险,其中一种异常基因会导致淀粉样蛋白的产生。
2025-02-11 -
影响猫多身体系统的先天性和遗传性疾病
动物身上已经描述了各种结构和功能缺陷。这些缺陷通常按主要受影响的身体系统分类,许多缺陷在适当的身体系统下进行讨论。出生缺陷的新生儿在胚胎或胎儿发育过程中经历了破坏性事件。发育缺陷也可能导致胚胎丢失、胎儿死亡、木乃伊化、流产、死产、新生儿无法存活或其他先天性缺陷。
2025-02-11 -
影响猫皮肤的全身疾病
许多全身疾病也会影响皮肤。在某些情况下,皮肤变化是特定疾病的特征。然而,这些症状通常与潜在疾病没有明显关联,必须与原发性皮肤病仔细区分。下文将简要提及其中一些继发性疾病,并在关于特定疾病的章节中进行了描述。一些皮肤病可能与不良饮食有关。然而,这在喂食现代均衡饮食的猫中并不常见。
2025-02-11 -
猫汗腺肿瘤
汗腺有两种类型:顶泌汗腺和小汗腺。顶泌腺存在于所有毛囊和肛囊中。耳道中存在被称为鹿腺的改良顶泌腺。猫的顶泌腺不分泌汗液,而是分泌一种具有独特气味的油,用于吸引配偶、标记领地和警告其他动物。猫的脚垫上有分泌汗腺,分泌汗液。小汗腺肿瘤极为罕见。
2025-02-10 -
猫软组织巨细胞瘤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最常见于老年猫的皮肤和软组织。它们最常见于小腿或下颈部,但也可能发生在疫苗接种部位。它们很少扩散到身体的其他部位,但往往会侵入周围组织,并在手术切除后复发。因为这些肿瘤经常复发,你的兽医会切除肿瘤和一些周围组织。这是为您的猫提供最佳结果所必需的。
2025-02-10 -
猫角质化皮肤囊肿
有些猫会出现充满角蛋白的囊肿。这些被描述为角化皮肤囊肿。囊肿是良性的,核心坚硬或坚实。大多数此类囊肿是毛囊畸形,可能与头发颜色相同。它们只是偶尔在猫身上发现。囊肿可以是单发或多发。手术切除是常见的治疗方法。不要挤压角化囊肿,因为它们会将角蛋白释放到周围组织中并引发严重的炎症。
2025-02-10 -
猫皮肤肿瘤
肿瘤是细胞的异常生长。影响皮肤或皮肤下组织的肿瘤是猫最常见的肿瘤。这部分是因为它们是最容易看到的肿瘤,部分是因为皮肤不断暴露在环境中的许多致癌因素中。化学致癌物、太阳辐射和病毒都会导致皮肤肿瘤。激素和遗传因素也可能发挥作用。
2025-02-10 -
猫的蜱虫
蜱附着在动物和人身上的吸血寄生虫。蜱虫在进食时会传播疾病,包括落基山斑疹热、Q热和莱姆病。蜱还会释放毒素,对宿主造成伤害。蜱引起的皮肤伤口会导致细菌感染。严重的蜱虫感染会导致贫血和死亡。
2025-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