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防治作物多,杀菌谱广。氟吡菌酰胺2012年上市至2016年仅4年,已在全球包括中国在内的50多个国家获得登记和上市,应用于大田作物、蔬菜、花卉、草坪、瓜果、烟草等70多种作物上防治灰霉病、白粉病、菌核病、褐腐病和香蕉叶斑病、大豆猝死综合症(SDS)等,其中,对核盘菌、灰霉病菌、丛梗孢属病菌和白粉病菌所引起的病害防效优异。如李良孔等进行了氟吡菌酰胺抑菌谱的测定,结果表明:氟吡菌酰胺对高等真菌具有广谱的抗菌活性,其中对番茄早疫病菌、黄瓜白粉病菌、人参黑斑病菌、大蒜菌核病菌、黄瓜炭疽病菌、花生褐斑病菌、番茄灰霉病菌、烟草赤星病菌和梨黑斑病菌等有良好的抑制活性,但对卵菌没有活性。
2、防治病害活性高。为筛选高效和安全的白粉病化学防治药剂,陈彦等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氟吡菌酰胺防治甜瓜上白粉病的效果很高,药后7、14天,防效均高于95%。与之相比较,防治黄瓜上白粉病和草莓上的白粉病效果稍低,其防效也在90%以上。
3、具有优异的内吸传导性。化学结构中的亲脂性强,能够与喷洒在植物的任何部位的蜡质层快速紧密结合,能被植物吸收到体内,保护性更好。因此其兼具有预防和治疗作用,可抑制真菌病原菌孢子的萌发、菌丝体生长和孢子形成。特别是在植物体内,氟吡菌酰胺可在木质部中传导和转移,这个特点让它在园林以及农田中的使用大大增加,而它主要的使用方向是防治由子囊菌和半知菌引起的一系列病害方面。施药时间的长短对防治白粉病效果影响也很大,但经过观察发现防效不是时间越长越高,而是在试药后的7天和14天,在甜瓜上的防效可以高达95%以上,虽然在黄瓜和草莓上的效果不及在甜瓜上的,但也能达到90%以上。
4、优异的防控线虫效果,安全性好且持效期长。氟吡菌酰胺可在多种作物上用于防治多种线虫;也可以在多种种植场所(露天或大棚)中使用,并适用于灌根、滴灌、冲施、土壤混施、沟施等多种用药方法。如芮凯等进行了41.7%氟吡菌酰胺悬浮剂防治香蕉根结线虫病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移栽后30天和60天,41.7%氟吡菌酰胺悬浮剂0.04g/株处理的根结线虫2龄幼虫减退率分别为94.43%和87.04%,0.03g/株处理60天后的减退率达83.14%。这表明其不仅对根结线虫2龄幼虫数量具有较好的控制作用,同时具有较长的持效期(30天左右)。
5、与其他药剂混配性好。由于氟吡菌酰胺防治作物多,杀菌谱广和杀菌杀线虫防控效果优异。如刘润强等采用室内生长速率法,研究了氟吡菌酰胺与噁霉灵混配对葡萄霜霉病菌、苹果褐斑病菌、芒果蒂腐病菌、梨树黑星病菌和香蕉黑条叶斑病菌的联合毒力。结果表明:当噁霉灵和氟吡菌酰胺的混配比例为3∶1时,对葡萄霜霉病菌和苹果褐斑病菌的共毒系数分别为200.04和190.71;混配比例为1∶6时,对芒果蒂腐病菌的共毒系数为203.13;混配比例为1∶10时,对梨树黑星病菌的共毒系数为198.07;混配比例为1∶15时,对香蕉黑条叶斑病菌的共毒系数为190.97。这表明噁霉灵和氟吡菌酰胺按适当比例混配对防治5种果树病原菌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
此外,氟吡菌酰胺与其他药剂如嘧霉胺、丙硫菌唑、戊唑醇、肟菌酯、吡虫啉等进行复配和混用,效果都很好,不仅扩大防治谱和提升防控效果,而且也可有效减缓或阻止氟吡菌酰胺抗药性的产生。
6、独特的移动性和低毒性。氟吡菌酰胺在土壤中表现出明显不同的移动性,它能够在土壤中缓慢而均匀地分布在上层,使得其在根际范围内能够有效而长时间地保护根系免于线虫的侵染。此外该药剂具有低毒性,可以满足对环境安全要求,并能持续解决防治线虫问题的要求。
7、与其他SDHI类杀菌剂之间不存在交互抗药性。氟吡菌酰胺开发是首个该类杀菌剂中对酰胺桥链进行改造的化合物,它在桥链中增加了2个碳原子,获得了该类杀菌剂全新的桥链结构,改变了该类杀菌剂固有的开发模式(酰胺键两端直接与芳香基团相连)。使其突破了该类杀菌剂与琥珀酸脱氢酶固有的结合模式,使其与萎锈灵、啶酰菌胺等典型的SDHI类型杀菌剂之间不存在交互抗药性。
8、能提高农产品的可储存性,由此可延长农产品的货架寿命。这一特性是拜耳与食品链伙伴合作的基础,也是氟吡菌酰胺巨大收益源泉之一。
9、氟吡菌酰胺仍有其不足之处,即对卵菌活性较低。氟吡菌酰胺同属SDHI类杀菌剂,相比于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和三唑类杀菌剂,在杀菌谱上仍有所不足,其对卵菌活性较低。
还没有人评论!快来抢沙发